做品牌還是做生意

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 by :::陽光馬戲團:::

品牌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觸控式手機雙王爭霸戰開打!【Apple iphone】v.s【HTC TOUCH HD】

2009年1月14日 星期三 by :::陽光馬戲團:::

15 Jan 2009 資料來源 :iBuzz口碑研究室

台灣手機大廠宏達電(HTC)與Apple不約而同皆在2008/11/29宣布新款觸控手機「Touch HD」以及「iphone 3G」上市! HTC更宣稱,Touch HD是該公司的新「機王」!氣勢毫不輸給網友們殷殷期盼的Apple iphone3G手機,但上市至今將近兩個月,究竟兩大王牌對打鹿死誰手?!

根據i-Buzz口碑研究統計分析,在上市前11/19~11/29,iphone以及HTC的口碑音量平平,每天討論量大約皆在一百筆左右震盪,兩大品牌表現十分接近;但從11/29預購日開始,iphone的口碑數量表現就較HTC強勢,尤其從12/13「iphone」首賣日的一個禮拜,兩者口碑量差距懸殊,
iphone單日口碑量甚至比Touch高出400筆之多。而在iphone首賣一個禮拜後口碑量又劇減到單日300筆上下,與Touch穩定維持每日150筆左右的差距。

而口碑音量的趨勢當然也反映在兩家手機整體的名次表現上,下圖是「iphone」以及「TOUCH」11/19~12/31在smart phone每日排名的名次變化。
由於iphone的名次隨著預購以及上市累積的龐大口碑量,大幅領先Touch,這樣的情況當然也反應在排名上,從上市開始iphone幾乎穩居每日口碑排行冠軍。

以下圖示為11月中到12月底,HTC Touch 以及Apple iphone在網路上的熱門特性關鍵字討論情形,以「功能」和「觸控」為主,兩者皆Touch的相關討論較多,iphone則有很大部分的音量在討論「3G」,討論的特性關鍵字不同也顯現了手機的不同訴求。

另外,可以看出兩者討論較不同之處,Touch有「導航」以及「解析度」方面的話題;而很明顯的,iphone的話題較多元,有關於「照相」、「無線」以及「影片」方面的討論,或許也是因為討論的音量較大,因此話題相對起來豐富許多。

但行銷人員須注意到的是,討論音量越大不一定是好事,還需要更進一步、細緻的查看口碑的正負方向才能全面掌握市場口碑意見。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辦公桌整理 6 大招,打造高效能戰略基地

2009年1月13日 星期二 by :::陽光馬戲團:::

 

你的辦公桌看起來像垃圾堆嗎?是不是要花很多時間找資料?凌亂的辦公環境,反而會加重工作負擔。日本知名設計師佐藤可士和建議,著手整理辦公桌之前,要先回歸到一個基本問題:「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該項物品?」也就是說,要大刀闊斧地捨棄多餘的東西。 (本文由經理人月刊提供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

祕技 1 :辦公桌面空無一物,才是理想狀態
辦公桌是工作平台,不是擺放物品的倉庫,非擺在桌面不可的東西,大概只有電腦跟電話,就算要放置當下會用到的東西,也要在工作結束後馬上收拾乾淨。

祕技 2 :每件物品放在固定位置
建立固定的工作模式,也會事半功倍,例如辦公桌的第一層抽屜放工具書,第二層抽屜放文具。一旦養成了習慣,不但可以保持桌面清潔,還能馬上掌握所有物品的位置。

祕技 3 :東西無法就定位時,要設法解決
筆筒塞滿了,很多人就會把筆亂放,造成桌面更凌亂。因此,重點在於不能讓物品誤入其他空間,要限制在固定位置的範圍裡,並隨時檢視、整理。如果用敷衍了事的態度,那辦公桌的雜亂過沒幾天就會像水庫洩洪般一發不可收拾。

祕技 4 :文件或資料只保留最終版本
相較於文具,文件或資料更容易積累,但整理原則大致相同,亦即「排除相同物品、保留最後一份」。像企畫書這類會不斷更新的文件,只需保留結案後的最終版本,過程中的文件一律捨棄。此外,最好也要將資料都數位化。

祕技 5 :為需要的物品,設定優先順序
如果文件和文具以外的物品也不斷地增加,請先假設自己買了一張新桌子,然後將所有東西都擺在桌上,再將絕對需要的物品收進抽屜裡,其他一律不放置。如能謹慎挑選,必定能迅速減少物品數量。

祕技 6 :規畫一個「自由空間」
對於一時不知如何分類的東西(例如只看過一次的雜誌,或是跟工作沒關係的物品),由於並不是要長期收納,所以可以先把櫃子的空置處當做一個自由空間,暫時放置,短則 3 天、長則 1 周,就得把這些東西清掉,維持視覺的清爽。

辦公桌是面對工作挑戰的戰略基地,一整天的事情都在這裡完成。把握以上 6 項祕技,不但能打造井然有序的桌面,還可以讓辦公環境隨時保持在作戰狀態,提升工作效能及效率。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大前研一的 4 個思考訓練法

by :::陽光馬戲團:::

 

大前研一在暢銷著作《思考的技術》中,與讀者分享了他個人的許多訓練思考的方法。 (本文由經理人月刊提供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

1. 用英語表達想法
大前說,當他用英語說話時,常常能幫助他得到更多更好的構想。也就是說,當他把用日文邏輯所思考的事情,以英語來說明時,反而會更順暢,因為努力

想用英語做說明的同時,有時候就會出乎意料地產生新的構想。

2. 坐在車子左側靠窗位置
晚間乘車時,朝著行進方向坐在左側靠窗位子,從車窗向外看,街景的燈光如同走馬燈般一閃一閃而過,應可藉由強化左眼的使用,而刺激右腦。這時,如果能寫點東西、認真思考,常會不可思議地湧現新的構想,或是理出一些思緒。

3. 閉眼行走
找個安全的地方,最好是在辦公室附近,一個你十分熟悉,知道哪裡會有些什麼的地方,然後將視覺遮蔽,只仰賴耳朵及其他感官走路,你將會「看到」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景觀。
前面真的沒東西擋住嗎?應該快碰到轉彎處了吧?你或許會因為不確定前方道路有無阻礙,而產生不安或恐怖的感覺,但這麼做將可刺激大腦中某些平常沒用到的部位。

4. 逆向做筆記
在做筆記或找靈感時,可試著使用藍色方格紙,並且由左下方往右上方記錄重點,最後就會在方格紙右上方,完成一個金字塔結構,進而導出一個結論。這大概是因為反其道而行,所以容易出現對不同事物的看法。
人類是懶惰的動物,一旦用腦的方式模式化後,就很難用別的方法再予以刺激。所以,為了訓練思考邏輯以產生發想或構想的思考邏輯,就必須常常刺激腦中各個不同的部位,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數位】社群網絡決定行銷指數關鍵

2009年1月11日 星期日 by :::陽光馬戲團:::

作者 : 周宜蔓
更新時間 : 2009/01/09 10:37:43

台灣網路人口已1476萬人,爆紅的《海角七號》票房背後,有社群網站強力的支持。而Sony也用一系列廣告行銷Bravia液晶電視,並成立網站提供下載。這兩個成功行銷案例不是偶然,是善用社群網絡加分。

《海角七號》的爆紅,社群網站行銷是一大功臣。(cape7.pixnet.net)

(Brain.com 2009-01-09)社群網站的活絡及影響力,已成為行銷人不能忽視的一股勢力,然而網路上所匯聚的廣大民意,是不是真能作為市調基礎,在實體世界化為購買力?而實體的廣告行銷一旦和網路相結合,又可為廣告主帶來何種效應?這裡將根據長期觀察,以及國內、外的案例,簡單介紹結合實體和虛擬行銷的優勢。

電影《海角七號》可謂近期台灣最熱門的話題。有個社群網站在《海角七號》上映後,便成立「喊聲加油」的活動,請網友用點擊投票的方式為《海角七號》加油。結果發現,網友的喊聲在第二周開始雙倍成長,而電影票房也在第二周逆勢成長106%,之後幾周的投票曲線也和電影票房呈現一樣的起伏。網路投票活動、網友發表的觀影心得和討論,影響許多還沒走進戲院的觀眾們,吸引媒體大量報導,讓《海角七號》不必經過刻意炒作,票房仍能不斷成長。

雖然無法將《海角七號》的成功,完全歸因於網路效應,但事實證明網路人氣和電影票房有高度關聯,也讓我們看到長尾理論的旺盛生命力。當企業因景氣低迷而紛紛刪減預算,行銷人更應善加運用網路行銷工具,透過網路結合現實生活的虛實行銷整合,讓創意點子混搭出最奇妙的顏色與影響力。

「Sony Bravia- Colour like no other」系列廣告,就是一個創意與虛實混搭的好例子。整部廣告在短短30秒內演繹出一部詭魅奇麗的奇幻嘉年華,讓整座城市被泡沫包圍,透過跳耀的彩球色澤與影像視覺,邀請全城市的人痛快享受,藉以傳達出影像畫質的細膩與色彩。廣告的動人視覺,贏得許多國外評論家的讚賞,Sony更成立一個網站,供許多網友下載收藏,並透過官方部落格吸引許多玩家、消費者討論,讓Bravia的品牌價值不斷向外發散,發掘一群可長期經營的潛在購買族群。

網路行銷大幅延長Sony Bravia廣告的影響力,一開始可能只有一萬人注意到電視廣告,但藉由網路的散播,一萬人可能成長為十萬人,甚至百萬人,讓花費大筆預算拍攝的廣告片發揮更大效益。以往企業行銷的預算多集中於電視、平面等實體廣告,經常忽略網路的重要性,當網路人口不斷成長,行銷人更應檢視自己的網路策略是否跟上創意策略的腳步?

根據資策會FIND最新調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人口已達1476萬人,全台2300萬人口中,上網人口就占了6成4,網路人口代表台灣近半的民意。當消費者看緊荷包減少消費時,行銷人需要透過更精準、更有力量的行銷活動,讓消費者感動、讓預算創造更大價值,網路結合實體的雙向行銷絕對是最聰明的選擇。(周宜蔓為Yahoo!奇摩無名小站事業部產品行銷主任)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數位】新世代台灣人:部落「客」

by :::陽光馬戲團:::

作者 : 動腦雜誌吳恬儀
更新時間 : 2009/01/08 10:24:00

台灣有各種不同的族群:宅男、熟女、樂活族、銀髮族等。目前,有一個新族群正透過網路上的部落格崛起,他們是「新世代台灣人」,他們將會影響新一代台灣消費者的意見領袖。這群人擁有哪些獨特的個性?

(Brain.com 2009年1月動腦雜誌)在台灣,可以找到各式各樣代表不同族群、年齡層與生活型態的名詞,知性美麗的熟女、沉迷網路到足不出戶的宅男、愛地球又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樂活族,甚至是有閒、有錢的銀髮族。但是你也許沒注意到,有一小群概括各個族群的人正悄悄崛起,他們去過的餐廳是在周末擠得水洩不通,他們的時尚品味總是化為實體商品,在拍賣網站榜上有名,他們的觀點更是各族群依賴的資訊來源。

從外表來看,他們可能是普通的家庭主婦、粉領上班族、宅男或公務員,既不突出,也不一定年輕,你這時可能會問:「他們憑什麼影響新世代台灣人?」其實,當出生於科技時代的族群已步入社會,並將網路視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仰賴的意見領袖已不再是電視上常出現的名嘴、筆鋒銳利的作家與光鮮亮麗的藝人、明星,而是任何一個在現實生活中沒沒無名,但卻有觀點、愛分享又敢發言的人。透過網路上的部落格,這些人成為新一代的發聲筒及意見領袖,我們稱他們為「新世代台灣人」。

意見領袖  力量大

在台灣約1,200萬人的網路總人口中,部落格就有700多萬個,相當於兩個網友當中,就有一個擁有自己的部落格。從《動腦》雜誌382期「2007年台灣總廣告量統計」來看,2007年網路廣告量約47.9億新台幣,比2006年的35.8億成長了33.8%,除了是少數有成長的媒體,更是成長幅度最大的媒體。以這個角度為出發點,也許會覺得目前在台灣部落格4000萬元的廣告量小得微乎其微,但是若以影響力估算,就會發現部落格媒體潛力無窮。

達摩媒體行銷總監許景泰向《動腦》表示:「網路世界所謂的意見領袖,部落格每日至少要固定有300人次的流量,才會有一定的影響力。這些人才是廣告部、媒體代理商及廣告代理商投資的重點。」如果以這個方式計算,那麼,每天擁有上千,甚至上萬點閱率部落格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已超越許多傳統媒體。

古靈精怪 有魅力

但是部落格意見領袖的魅力到底來自哪裡,恐怕就不是人人都能了解的。美國著名網路廣告服務商DoubleClick 公司就曾經針對網路世界的意見領袖做調查,並在問卷中提出了5個問題:一、我是某個領域的達人(工作、嗜好或興趣)。二、當人們在購買屬於我專業領域的商品時,總愛詢問我的意見。三、當我找到喜歡的商品時,常會向身邊的朋友推薦。四、我擁有一個廣大的社交圈,也經常介紹有相同興趣的朋友互相認識。五、我積極從事線上活動,像是部落格、社群網站及分眾網站等。參與者只要在5個問題中有3項回答「我非常同意」,就算是網路世界的意見領袖。

《部落客也能賺大錢》作者于文強也在書中寫到,部落客在創新商品的傳播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他們屬於早期接受者,對於新鮮的東西求知若渴,能像傳染病一樣的將產品訊息一傳十、十傳百蔓延開來,進而影響安於現狀、反應較慢的主力消費者。所以新產品如果能被部落客接受,那麼在主力消費市場中成功的機率,也相對較高。

觀點獨到 有共鳴

部落格累積人次剛破2千萬、每日忠實讀者高達1.6萬的人氣部落客艾瑪說,部落格意見領袖在現實生活中,不一定具有身分地位,但他們通常表達能力佳、說話一針見血,又有擇善固執、喜好分享的個性,常常吸引臭味相投的讀者。特別是以獨特嗜好,與特殊經驗分享為主題的又比較吸引人。比方說,像動漫迷、單車運動、寵物飼養、家庭主婦生活等,這些具延續性主題的部落格,使用者可以透過部落客發表的文章,反射自己的經驗,並進而成為長期忠實讀者。這些部落格除了能凝聚向心力,也屬於有強烈分眾特性、口碑式行銷渲染力最大的族群。

393期《動腦》雜誌邀請了代表不同世代、不同族群、個性南轅北轍的四位部落格意見領袖:Bart、Camay、熊寶和Peach,與行銷人分享這群特立獨行,新世代台灣人的生活型態、觀點與夢想。

註1:四位左右族群想法的部落客達人
暱稱:Bart

社會責任感重,總在部落格上宣導公益活動。

年齡:31歲

職業:基金會企畫人員

部落格類型:電影、旅遊、公益

部落格每天閱覽人次:約1,200人

暱稱:Camay

開口閉口就是「我女兒……」的標準「孝女」。

年齡:37歲

職業:家庭主婦

部落格類型:美食、烹飪、親子、旅遊

部落格每天閱覽人次:約3,500人

暱稱:熊寶

幽默無厘頭的應屆畢業大學生。

年齡:24歲

職業:全職部落客

部落格類型:圖文、漫畫

部落格每天閱覽人次:約30,000人

暱稱:Peach

說話輕聲細語,愛漂亮、愛購物的女生。

年齡:25歲

職業:櫃台行政人員

部落格類型:美妝、時尚流行

部落格每天閱覽人次:約4,000人
註2:付費會員登入後即可收藏文章。如何成為新聞付費會員,請上動腦商城。(更多內容請看393期《動腦》雜誌)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專注細節,就沒有辦不了的案子

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by :::陽光馬戲團:::

採訪‧撰文 / 吳升皓

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偵探小說

我看偵探小說,連帶養成了以一個點做為線索,不容易放過細節的習慣。在財務報表裡,只要有一個數字不對,我很快就能察覺,對於做決策自然有很大的影響。

我開始看偵探小說,是因為在台中讀書的姊姊帶《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回來給我,在那個書籍匱乏的時代,這對我彌足珍貴。書中那些時髦的翻譯名詞,像是英鎊、便士、密斯托(mister,英文「先生」的中譯)等等,開啟了我對那個「當霧來了、就伸手不見五指的城市」(倫敦)的想像,我跟弟弟還會模仿書中人物,用像「我親愛的華生」這樣的對白說話。
後來在學生時代,我大量地閱讀小說,包括偵探小說在內。這原本只是個人的嗜好娛樂,而且有點「不可告人」(身為一個嚴肅的知識份子,偵探小說跟公眾事務似乎沒多大交集,感覺上沒有經世濟民的用途……),但是就在零散的閱讀中,我發現這些小說彼此之間好像有關聯,即使書中人物是以各式各樣的形式出現,例如赫伯特(Frank Herbert)的《沙丘魔堡》、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等。
於是我開始想更有系統地閱讀,想知道更多推理小說的典故和經典,就開出書單,請國外的朋友在圖書館用影印的方式、甚至到世界各地專門書店幫我找。就這樣,我搜羅了大概兩千多本偵探小說,其中包括很多絕版的經典著作在內。而我也在閱讀過程中,對於偵探小說的各個系統、流派有更深的了解,但這始終只是我私下的興趣,從沒想到有一天會去寫它、去談它。
陳年興趣,帶來工作契機
1993年,我失業在家,開始思考接下來可以做什麼。過去我是編輯,也很幸運成為小有知名度的編輯者,所以我想也許我可以靠編書維生。不過因為離開出版社、離開體制,失去了接觸新書的優勢,所以我就從自己過去看過的書著眼,覺得經典書也許是我能做的,而且說不定做出來後會比新書更有力量,偵探系列就是當時眾多想法之一。
我嘗試向出版社提了一些計畫,於是有了「謀殺專門店」這個系列,並從1845~1980年間挑出100本推理小說,希望藉此解釋推理小說的發展。推理小說在台灣市場一直不算大,僅在1980年代風行一時,不過後來數量大了,有些小說品質不好、基礎不深,也少有系統化的解釋,所以壞了讀者的胃口。
我在雜誌上的專欄,也寫過一系列關於偵探的研究,我自己把這看做是一種英式幽默,花費很大的力氣、嚴肅地像治學般去研究可笑的題材。
像在〈偵探和他們的心智結構〉這一系列6篇文章裡,我認為偵探從早期「智力」的概念,變成靠「道德情操」破案。像福爾摩斯強調演繹的科學,以推論和邏輯思考工作,柯南道爾創造福爾摩斯,其實是在塑造一個純粹理性思考、新人類的典型。在他之後的小說家又創造出各種原型,想對抗像福爾摩斯這種心智的最高境界。
例如卻斯特頓(G.K. Chesterton)是用直覺辦案;而法國小說西默農(Georges Simenon)家塑造的瑪戈探長(le Commissaire Maigret)在小說裡接受記者訪問時,則表示自己「沒有方法」可言,單純把自己想像成犯案的人,設身處地思考他會怎麼做,應用心理學方法覺察犯案者動機。
不過也有這樣的說法,認為犯罪本身就是作品,就像大師的畫作處處可以看出他的痕跡一樣。之後小說一路往下發展,偵探也從「智力」的概念變成了「道德情操」的挑戰──人世間的犯罪很少是經過設計,多是一時衝動造成,毫無技巧可言,所以辦案最大的困難是受到當權者的阻礙,偵探如果能不畏權勢、堅持下去、有道德勇氣,就能破案。
對數字敏銳,決策不做錯
我看偵探小說,連帶養成了以一個點做為線索,不容易放過細節的習慣。例如在工作中,我對財務報表裡不尋常的事物(比例、數字之類)很敏感,只要有一個數字不對,很快就能察覺,這對做決策自然有很大的影響。
城邦創立第二年時,我們公司參加國際書展,企畫人員雄心勃勃地說要在6天內創造200萬業績,等到書展結束,卻只達成設定目標的7成左右。事後檢討,他們說可能是攤位有問題、陳設有問題……。
我看了報告,就問了幾個數字:每張訂單進來金額平均多少?約莫500元。我再問140萬業績除以每張訂單的平均金額是多少?結果是2800筆。在為期5天半的書展期間,公司共擺了2台收銀機,換算起來收銀機其實是每分鐘都在運作,證明根本不可能做出比現在更高的業績。
所以我說你們都搞錯原因了,達不到目標是因為一開始就沒有設對目標機制。照實際運算來看,除非設計了滿額贈送或任選5本多少錢之類的機制,以提高來客的單筆交易金額,否則目標根本無法達成。其次,這也表示代表200萬業績是企畫人員喊出來的,是沒有經過運算的數字。
200萬目標沒有不合理,但是目標和執行方法沒有對在一起,還是無效──結果所有嫌疑犯都是假的,真的作案者其實是時間。而這也表示企畫人員的「辦案經驗」不足,所以才沒有累積出敏銳的觀察。工作方法和興趣其實是有關聯的,對我來說,那就是專注細節。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Nokia 5800XpressMusic上市前行銷「三部曲

by :::陽光馬戲團:::


5

資料來源 :iBuzz口碑研究室

(統計時間08/10/26~11/15;資料來源:i-Buzz口碑資料庫)

現在手機越來越講究娛樂化,重玩樂、重分享的價值現在正流行,各家手機品牌都紛紛推出“娛樂”功能性手機。但是消費者不一定要將手機買回家才能感受到他的娛樂功能,業者可是準備好一波波創意的行銷宣傳活動,在新機上市前就開始挑逗消費者了!目前這支手機並未上市,從最近Nokia 5800 XpressMusic的宣傳攻勢上,我們可以一窺究竟。

STEP1:【免費贈品引起廣泛注意】
10/28在Mobile01CellPhone發文標題為「01會員獨享活動-NOKIA5800 Xpress Music炫彩條紋手機袋」,與論壇合作提供給會員免費好康贈品,也讓網友們更引頸期盼新手機上市。

STEP2:【新手機功能賣點搶先看】
11/3在ePriceForumSog發文標題為「[贈獎] 總部遭竊 Nokia 5800 XpressMusic 機密全都露?」,此篇文章包含三段廠商自拍短片,重點在介紹新手機的功能,影音效果十足,用一般學生族群、年輕人常使用的“軟性”視覺手法,把“硬性”的功能訴求變得更輕鬆、更好記,只要看網友熱烈的回應情況就可以知道。

STEP3:【什麼?虛擬影音介紹滿足不了你嗎?那就來實際體驗吧!】
11/10在Mobile01CellPhone發文標題為 「【會員獨享】Nokia 邀您參與全娛樂觸控手機-5800 XpressMusic 在信義區的nokia展示中心新機體驗會」,展示豐富的功能之後,許多網友們想必是心癢難耐,廠商在這個時刻就貼心的推出「實機體驗」,讓有興趣的人能夠實際體驗新款手機的手感與功能。
虛擬加上實體的行銷攻勢十分猛烈,表面上在短時間內該篇確實引起不少回應,其中有兩篇也登上了當週第一名的熱門口碑。但更使人關心的是,實際上究竟有沒有提升整體品牌的口碑音量以及市場佔有率呢?依照i-buzz的口碑情報統計分析顯示,業者可能別高興得太早!

根據10/26~11/15這三週「Nokia」的口碑總量觀察,三波網路行銷攻勢的網路口碑表現,只在11月初有上漲的表現,整體走勢卻是一路下滑,到了第三波活動單日累積口碑甚至跌破400筆。

第一週(10/26~1101),也就是標題為『01會員獨享活動-NOKIA5800 Xpress Music炫彩條紋手機袋』的文章上網當週,整體口碑音量持平,僅有幾天稍稍弱於上週,回應筆數雖無減少,但成長有限。

而在第二週(1102~1108)『[贈獎] 總部遭竊 Nokia 5800 XpressMusic 機密全都露?』發文當週,雖然該篇文章還是成為當週熱門議題,但口碑總量還是繼續下跌,跌破3,500大關。

到了第三週,下跌情形愈加嚴重,本周跌幅超過五成,且於11/10所發的『【會員獨享】Nokia 邀您參與全娛樂觸控手機-5800 XpressMusic 在信義區的nokia展示中心新機體驗會』一文,並沒有如前兩週成為熱門話題,反而另一篇關於顧客換機的抱怨文(圖三),得到最多的回應筆數,成為當週熱門口碑。

可見無論再猛烈的行銷攻勢,只要出現「負面口碑」,其效應也很容易被摧毀,業者思索要用什麼樣的花招吸引網友的同時,也應該做好負面口碑的防範與處理,才能使活動達到1+1>2的綜效!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iphone預購及上市前後口碑表現如何?

by :::陽光馬戲團:::

5

資料來源 :iBuzz口碑研究室

iphone預購及上市前後之網路口碑表現如何?仔細聽聽網路上的聲音怎麼說便知一二?

從08年年中iphone問世以來,許多民眾引頸期盼的iphone3G手機,在社會大眾望穿秋水的之際,台灣地區總算在11/29可以開始預購,且在12/13正式上市了!由中華電信與蘋果簽訂合約,取得iphone的代理權,iphone進入台灣一了許多民眾心願,也為競爭日益激烈的Smart Phone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

究竟Apple“iPone 3G”從預購到上市前後的口碑表現如何?根據i-Buzz口碑研究統計分析,上市前iphone的口碑音量平平,大約維持每天一百筆的口碑量,從11/29預購日開始,單日口碑數量有微幅成長,幾乎每天有近兩百筆的討論量;但真正口碑音量爆衝的時機點,果然還是12/13「iphone」首賣日開始,口碑量從一天100~200衝到最高單日600筆的口碑數。

而口碑音量的趨勢當然也反映在iphone整體的名次表現上,下圖是「iphone」11/19~12/31在smart phone每日排名的名次變化。
由上圖可以明顯看出,iphone的名次隨著預購以及上市累積的龐大口碑量,名次也從第四名一路爬升,到上市後每日的討論量幾乎都讓apple穩居口碑排行第一名。

但值得注意的是,口碑量的爆增對業者而言,或許不全然是個好消息,以iphone為例,從08年11月中到12月底的口碑傾向來看,正負面的討論音量可以說是五五波,有好有壞,或許是因為大家對於apple“iphone”系列產品並不熟悉,也或許是來自於對規格過高的期待,無論是實際的功能討論、或抽象的情感層面,負面的討論皆不少。

從下表所列之發文主題我們可以對消費者看待iphone的態度略知一二:
(來源多為網路開放討論區,話題未全部列出)

整體而言,雖然市場討論音量足夠,但有許多網路口碑對業者並非正面的評價,新產品伴隨者懷疑與批評的聲浪上市,或許很難避免,但重要的是,業者如何知己知彼、了解消費者口碑進而有所行動!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