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力分析由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於1980年提出。它是分析某一產業結構與競爭對手的一種工具。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by :::陽光馬戲團:::

 

分類:管理

2008/10/03 16:49

五力分析由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於1980年提出。它是分析某一產業結構與競爭對手的一種工具。
波特認為影響產業競爭態勢的因素有五項,分別是「新加入者的威脅」、「替代性產品或勞務的威脅」、「購買者的議價力量」、「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現有廠商的競爭強度」。透過這五項分析可以幫瞭解產業競爭強度與獲利能力。
透過這五方面的分析,可得知產業的競爭強度與獲利潛力,且經由這五力的結合力量,將可決定產業最後的利潤率,即為長期投資報酬率。
Porter利用產業內外的五種競爭動力:供應者、購買者、潛在進入者、替代者及同業競爭者,來描述個別的產業情況,並分析每一競爭動力的根本來源後,發掘公司的強弱點,有助於公司在產業內重新定位,察覺產業變動趨勢下,所將帶來的機會與威脅。這樣動態的架構不但是用以分析個別產業內的公司策略,也有助於多項產業的分析。
波特認為影響產業競爭態勢的因素有五項,分別是「新加入者的威脅」、「替代性產品或勞務的威脅」、「購買者的議價力量」、「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現有廠商的競爭強度」。透過這五項分析可以幫瞭解產業競爭強度與獲利能力。
透過這五方面的分析,可得知產業的競爭強度與獲利潛力,且經由這五力的結合力量,將可決定產業最後的利潤率,即為長期投資報酬率。
Porter利用產業內外的五種競爭動力:供應者、購買者、潛在進入者、替代者及同業競爭者,來描述個別的產業情況,並分析每一競爭動力的根本來源後,發掘公司的強弱點,有助於公司在產業內重新定位,察覺產業變動趨勢下,所將帶來的機會與威脅。這樣動態的架構不但是用以分析個別產業內的公司策略,也有助於多項產業的分析。
所謂的五項競爭力量是:
(1)新加入者的威脅
企業被逼做出一些有競爭力的回應,因此不可避免的要耗費掉一些資源,而降低了利潤。
(2)替代性產品或勞務的威脅
如果市場上有可以替代企業的產品或服務,那麼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價格就會受到限制。
(3)購買者的議價力量
如果客戶有議價的優勢,他們絕不會猶豫,造成利潤降低,企業獲利能力因而受影響。
(4)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如果供應商企業佔優勢,他們便會提高價格,對企業的獲利能力產生不利的影響。
(5)現有廠商的競爭強度
競爭導致企業需要在行銷、研究與開發或降價方面做更多的努力,這也將影響利潤。
五力分析之決定因素
1、現有廠商的競爭強度
產業中廠商家數的多寡是影響競爭強度的基本要素,競爭者的同質性、產業產品的戰略價值以及退出障礙的高低,都是影響企業競爭強度之因素。
2、新加入者的威脅
新進入產業的廠商會帶來一些新產能,且不但會分享此市場, 也會剝奪原有資源。 Asker(1988) 認為,業界中凡採行 a. 市場擴張策略者。 b .產品擴張策略者。 c.向後整合者。d. 向前整合策略者。e. 擁有特殊能力或資產待價而沽者等策略的公司,均為企業潛在的競爭對手。
3、供應商的議價力量
購買者的議價力量,可決定其購買的數量,並且包括購買者對產品的知悉程度、轉換成本的高低,及自身向後整合的可能性都為影響之因素。
4、購買者的議價力量
購買者的議價力量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基本的勞務或主要的零組件,由少數廠商供應,沒有替代品,同時本身又欠缺向上游整合的能力。
5、替代性產品或勞務的威脅
替代性產品決定了企業本身廠商訂價的上限,且限制了產業可能獲得的投資報酬率。當替代品在價格或性能上所提供的替代方案愈有利時,對產業利潤的限制就愈大。
每一種競爭力的強弱,決定於產業的結構或經濟與技術等特質。圖2-2是五力分析的產業結構元素,這五種競爭力能夠決定產業的獲利能力,透過五力分析可以瞭解目前產業結構也可確認企業本身在產業的優劣勢,以訂定適合的競爭策略。
波特認為「一個產業,不論是國內的或國際性的產業,不論生產產品或服務,都可以用這五項力量來解釋它的競爭規律」。

抱歉,評論功能未啟用。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