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第179期 編輯部
螢幕尺寸在「手機以上,筆電以下」的規格,與消費者使用行為新場域,正逐漸浮上檯面,而硬體、軟體與電信營運商紛紛跨出熟悉領域,爭取市場定義權的角力,現在才要開始…。
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這樣一個有趣的硬體世代轉捩點:當手機的螢幕越做越大,而筆記型電腦的螢幕卻越做越小;當手機的運算能力與應用服務越來越強大,筆記型電腦的運算能力及服務卻逐步走向輕盈、個人化。
前者以智慧型手機為代表,而後者又以小筆電為先驅,這樣的移動方向是否就意味著小筆電與智慧型手機疆界模糊的趨勢?而使用者的行動上網模式,又會如何變化?
隨著手機大廠諾基亞宣布投入小筆電製造、網路搜尋引擎巨擘Google著手將其智慧型手機平台Android延伸至小筆電端,而晶片製造商英特爾也即將與LG合作,切入行動上網裝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 MID)。小筆電結合行動上網功能所帶來的熱賣潮,搭上這一波軟、硬體各產業龍頭的頻頻出招,種種皆暗示了一個螢幕尺寸在「手機以上,筆電以下」的規格,與消費者使用行為新場域,正逐漸浮上檯面。
「我們甚至不用等到五年後,就可以看到我們認知的手機與我們認知的PC之間,正在聚合(converging),」諾基亞執行長康培凱(Olli-Pekka Kallasvuo)曾在宣示進入小筆電領域的談話中如此預測。而這樣的說法,也與華碩易電腦事業群總經理胡書賓相呼應:「產業的趨勢就是在聚合,PC與手機正在聚合。」
這樣的市場新機會,不僅刺激各方業者紛紛跳脫擅長的硬體尺寸,嘗試各種硬體,甚至是軟體的可能。而此階段的合縱連橫,更可能為業者在這個市場規則皆仍未明確定義的新領域中,搶下在未來的發言與主導權。「尺寸」至此已不再是劃分勢力範圍的關鍵,激發各方廠商由自身優勢出發,跨領域嘗試、整合,就是小筆電所帶來的風暴之一。
各方爭搶定義市場新機會
資策會MIC行動通訊資深產業分析師潘建光分析,通訊(communication)與運算(computing)本是硬體功能頻譜的兩端,從目前在功能頻譜上原屬於通訊端的智慧型手機越發強大,而運算端的筆電卻日益輕巧,便可以看出,兩端製造商逐漸往頻譜中段挪移的趨勢。
「這是產業競合,大家都希望延伸自己的影響力到另外那一端,」潘建光表示,在這個「手機以上,筆電以下」的螢幕尺寸之間,市場規則不若既有PC產業般完整且穩固,無論是硬體或軟體,都沒有強有力的市場領導者,反而給了各方業者再次定義市場的機會。
從手機製造商這一端來看,諾基亞的布局動作最為明顯,它不僅整合軟體Symbian平台,一方面擴展網路服務,另一方面更投入小筆電市場,延伸勢力範圍的意圖已十分明顯。另外,Google則是從網路服務端出發,以Android同時切入手機與小筆電軟體平台,「所謂的聖杯(意指最珍貴、重要的目標),就是創造一個可在手機及其他任何裝置中運作的平台,」Google行動平台資深總監魯賓(Andy Rubin)表示。
雖然作法各有不同,但潘建光卻認為,無論是Google或是諾基亞,它們布局的方向,都是希望能夠移植蘋果iPhone、iPod硬體綁軟體的垂直整合模式,獲得新領域裡最關鍵的主導地位。
電信商鎖定行動上網新商機
這個尚待耕耘的市場,除了是硬體、軟體製造商的規格角力競技場之外,小筆電熱銷背後所潛藏的行動上網商機,也是電信營運商不能忽略、有機會翻轉既有網路營運模式的新領域。而這更是電信營運商大手筆補貼,甚至推出自有品牌小筆電的原因。
首開市場先例推出自有品牌小筆電,台灣大哥大個人用戶事業群資深副總兼營運長賴弦五表示,電信營運商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相對於在NCC價格規範下,已呈現市場飽和成長疲態的語音營收市場,「行動上網」不僅是電信產業的藍海,小筆電這個行動上網的生力軍,在性能價格比上,也較智慧型手機更具吸引力。
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協理陳長榮也進一步預估,今年台灣市場整體小筆電可望達到每月六千至七千台的銷售量,將成為帶動行動上網業績成長的重要動力。「小筆電與行動上網是新長出來的一塊服務,營運商也較願意嘗試不同的費率及服務包裝,」陳長榮說。
然而眼下除了小筆電能夠提供無法忽視的成長力道外,賴弦五更看到影響更為深遠、有機會翻轉網路運作生態的發展潛力。他表示,當年網路以PC為主體崛起時,營運商只扮演網絡連結提供者的角色,讓諸如雅虎、Google等原生網站有崛起的空間,「現在面對行動寬頻,我們是否有機會不重蹈覆轍?是營運商必須思考的方向。」
行動上網服務成獲利新天地
賴弦五不排除未來包括內容、網路服務與行動網卡整合的可能性:「我們(電信營運商)不希望成為「傳聲筒」(dumb pipe),如何整合就是我們最大的挑戰。」這樣看來,台灣大哥大的自有品牌小筆電只是個開始,目前僅是藉著小筆電規格的詮釋,增加它在行動上網市場的主導權,但未來還可能有更多元的整合空間。
Google台灣區總經理簡立峰十分肯定行動上網的潛力,而Google不過是諸多開發應用的參與者之一,其更在意的,反而是如何藉著Android開放平台,導入多種行動裝置,為應用開發者找到切入各種產品的機會。
「消費者關心的其實是應用……,一定要靠應用把整個餅變大,」簡立峰表示,在「創造新行動上網舞台」概念下,小筆電與手機擁有同樣的立足點,而台灣硬體產業在小筆電製造上的優勢,將很有機會成為台灣軟體應用進軍全球的絕佳跳板。
他分析,台灣雖然善於科技製造,但過去卻極少有機會像小筆電一樣,可以從設計、開發到製造,一手掌握。若能在此架構下,藉著內建應用軟體,把台灣軟體產業帶進國際舞台,就能創造更大的價值;反之,則可能陷入過去硬體廠商難以擺脫的「低毛利」夢魘。
事實上,開創出小筆電市場的華碩,也看到了這樣的市場缺口,即將推出的「Eee Arena」,就是一個包含音樂、影音、遊戲等服務在內的整合應用服務平台,提供給消費者「完整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我們就是要賦予整個產業回應消費者需求的能力,」胡書賓看到的不只是硬體銷售商機,未來更是可以讓眾多應用軟體內建於小筆電的「上架」通路商機。
「小筆電有機會帶動網路服務的商機,」陳長榮也預期,當個別網路服務的使用時間及地點,都因為行動上網服務的加持而得到延伸時,就會同時提高消費者申請網路服務的意願。
「以KKBox來看,原來一個用戶每天只聽半小時,但是現在服務開放到行動上網小筆電上,用戶可以聽得更多,申請意願自然變高,」陳長榮說,只要行動上網對應的網路服務日益完整,自然也會帶動小筆電整體的銷售成績,成為一個健康的正向循環。這不僅是電信商、硬體製造商的期許,更是網路服務商極有價值的獲利新天地,相對的,更多的選擇性也將使得消費者成為最終、最大的獲益者。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4月1日出刊 《數位時代》,全省書店及便利超商熱賣中!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