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完整閱讀 0 e元
作者 : 【李學文】
更新時間 : 2010/08/23 18:42:59
【數位媒體新趨勢】新舊媒體交替的時代,什麼樣的經營思維才能勝出?內容真的為王嗎?
圖/jbracken@flickr
(Brain.com 2010-08-23)Change is the very king—不斷改變面貌才是數位媒體最好的生存之道。
內容,到底是不是數位產業的真正核心?這些年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相關從業人員,它既與背後的創作熱情息息相關,同時也關乎觀眾的收視品質,值得進一步觀察。這裡可能要先講兩個有趣的小故事。
新舊媒體 大洗牌?
第一個小故事,先讓我們以美國為例,回顧一下美國傳播史!做為內容最早的載體,報紙曾經是美國人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媒體。但是自從廣播這個「新媒體」問世後,當時有許多人擔心,透過無線廣播接收新聞訊息的新技術,將會導致舊媒體(報紙)的滅亡。
當電視誕生後,又有人擔心這種迷人的影像新聞「新媒體」,將使得只有聲音傳播的廣播業「媒體」前景暗淡。但事實證明,那些迷思都是「多慮」。即便「新媒體」已出現了數十年之久,所有舊媒體至今全都依舊健在。甚至在不景氣的年代,廣播這一個「舊媒體」的廣告收入,反而因為價格相對比起來較為實惠,而逆勢上揚。
新舊交替?新舊媒體的轉換似乎只是「更新」,並未真正取代,譬如以報紙、廣播、無線電視到有線電視演進的媒體進程,在網路時代是否真的會被一網打盡?還值得觀察。
(圖/李學文提供)
近日由於「數位化」成為顯學,新媒體一詞再度盛行,仔細想來,它是不是有點兒像是過去那個年代所感受到的新興科技?廣播、電視相對於報紙而言,不也都是新媒體!?這一次的新媒體是否與以往不同,將徹底消滅諸如報紙,廣播,電視等舊媒體呢?值得進一步探究。接著,我們趕快來看看第二個故事。
內容稱王 大破壞?
讀者們或許知道,約20年前,美國三大無線電視網ABC、NBC、CBS,有點像是我們的台視、中視、華視等老三台,提供每日晚間黃金時段(PRIME TIME)30分鐘新聞。但可能沒什麼人知道,這個黃金時段的播出人力要雇用多少人,答案是2,000人。
後來出現一個傢伙叫泰德.透納(Ted Turner),創辦了一個叫CNN(Cable news network)的有線電視新聞網,大家知道他的新聞網,24小時播送最即時的資訊。但是花費的人力,卻只要「老三台」的一半,也就是1,000人!我們來做個簡單的比較:一個24小時不斷線播送最即時新聞的媒體,只用1,000人;而一個僅提供半小時新聞的無線電視新聞,卻要用2,000人。這樣一來,削減人力似乎是美國「老三台」不得不走的路了。
CNN風暴?泰德‧透納創辦的CNN有線電視新聞網,一度橫掃了美國的媒體圈,他的致勝策略在於「改變」,不墨守舊的經營思維。【圖片來源】
是無線電視專業新聞人才、經營能力、品牌不如CNN嗎?恐不盡然,真正的關鍵,在於透納改變了電視新聞的定義,改變了電視媒體的遊戲規則,改變了電視新聞經營模式與策略。但最重要的,是因此改變了全球的電視新聞史。在當時,甚麼叫數位媒體?甚麼是數位匯流?跨平台經營?恐怕還少有人聞問哩。
老兵凋零?ABC等美國老三台,受到CNN的強烈衝擊,於是削減人力成本的支出,是第一考量。然而活下去的關鍵因素,則在於改變舊模式,迎接新思維。【圖片來源】
迎新棄舊 大時代?
以上的兩個小故事,說明了關於「內容」的重點。第一、「新技術」未必一定較有優勢,否則今天我們應該看不到報紙,也聽不到廣播!然而,這只是舊媒體時代的情況嗎?
相信對內容產業有所涉入的人都知道,以全球而言,真正在內容產業賺錢的畢竟還算是少數。近年來,三網合一、四網合一、多元服務……,在全球已然風起雲湧。甚至逐漸改變了電信、電視、網路等產業的生態。由於其「一魚多吃」(produce once,apply to many)的特性,使得原先對內容價值(或價格)感到懷疑的一些「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又因為新興數位技術而重新懷抱起新的幻想。
然而,情況真的有改善嗎?事實上,就目前看來以跨平台內容經營策略而成功的例子極少,內容產業典範移轉牛步化,使得內容經營困境雪上加霜。說得更直接一點,「數位化」對內容產業而言,幾乎可以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八字來形容。
同時,自從網際網路開始提供Web TV服務之後,到底是「電視會消滅網路視訊?」,還是「網路視訊最終會把電視併掉?」的爭論,似乎便未曾稍歇!但是仔細想想,這樣迷惑的情況,過去是不是也曾經發生過?但結果呢?根據尼爾森Three Screen,在2009年第四季的季報研究資料顯示:「美國人增加了跨平台媒體使用,增幅達35%……。報告中顯示有6成的消費者,在看電視的同時也會上網……。當然,台灣的消費者也有類似的情況。
過去擔心用網路和手機觀賞影片,會蠶食傳統收看電視的觀眾。但事實上,電視整體的收視率還是穩定的。最新的案例也告訴我們,新媒體:不論是Web TV、Web 2.0 TV還是網路電視,依舊沒有撼動舊媒體……。換句換說,電視是電視,網路是網路,所謂的 「電視已死」的論點,原來也只是新媒體自我造勢的一種「廣告文案」而已。以上所提的案例,也正是持科技決定論觀點的人,所不能解釋的情況。值得我們身處於數位科技時代的媒體從業人員細細思考。
「改變」稱王 大扭轉
再來,我們要回過頭來檢視,為什麼「內容未必為王」?或是應該這麼說,內容成為王之前,是有一些其他的重要條件,必需先被滿足。否則以美國三大新聞網悠久的歷史,再加上其新聞內容的品質,理論上不應該輸給CNN。那麼,答案是甚麼呢?對了,就是「改變」——改變企業經營模式、改變內容經營的思考,改變內容經營的策略。
譬如城邦集團的何飛鵬,在某雜誌專文〈內容及服務〉中提到:「台灣的聯合報系,內容不賺錢,但活動大有可為(各種展覽、表演),也獲利可觀……。」沒錯,許多媒體人經常在自問,如何讓我們的影音節目更值錢,如何讓我們的平面內容賣得更好,數位時代來臨,一直保持那樣的傳統思維是行不通的。
可以肯定的是,聯合報沒有內容是不會有品牌的,沒有品牌也無法辦活動。但很現實的問題在於,聯合報的報紙本身雖不賺錢,但經營者也不僅僅在「報紙賺不賺錢」鑽牛角尖,而是從「內容延伸服務」去著手。聯合報把經營眼光挪到CaaS(Content as a Service),把「好的服務」和「好的內容」放在同一個天平上。以好的服務,來賺取匯流經濟中的Pocket economy,那才是能夠突顯內容價值、價格的「王道」。在此,我願意用下面一句話,來和大家一起「動腦」——Change is the king,not content alon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