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缺乏對現況嚴謹分析的機構,因此在綜觀全局、掌握趨勢的能力不足,可以參考的大前研一的概念,以更神經質的方式來做觀察,看到現象後思考如何對應,才能不被習慣的事物矇蔽,洞見工作、產業新生的契機。
之前我因為工作需要,看了《M型社會》這本書。大前研一認為,由於日本產業結構及經濟活動都產生了變化,使得高所得和低收入者的距離拉大、呈現兩極化,看起來就像M字型,因而有了「M型社會」的概念。
在台灣,M型社會也一度成為熱門話題,這可能跟台灣向來視日本為學習對象、經濟也受他們影響有關。台灣和日本同屬亞洲島國、鄰近國家,得到資訊的速度快,互相驗證的機會也較高,再加上我們相信日本當前所面臨的問題,我們之後也可能碰到,所以會特別關注日本社會問題點形成的原因。
點出M型消費趨勢,新奢華發酵
以台灣來說,我認為我們還沒真的變成M型社會,但是「M型消費」的現象卻逐漸形成。以買車行為的改變為例,台灣中產階級占多數,加入M型消費的概念之後,消費者在買車時,考量成本因素的比重更高,包括車型合適(省油、停車方便)、價格優惠等。「M型消費」的形成,對商品銷售、賣場規畫,都產生了相當程度的影響。
因應M型社會現象,大前研一提出了所謂「新奢華」(new luxury)概念,據他在書中的解釋是「以中下階層為主流,再加入一點『豪華主義的衝動』」,套用到商品上,就能發展出所謂的「新奢華商品」,讓中下階層顧客也能得到「覺得有點勉強,卻想獲得」的商品服務。
在這樣的概念下,企業除了提供價廉的商品及服務給消費者之外,還要展現出「質感」,讓「高感覺低價格」的成本結構在M型社會中發揮最大效力。
在日本M型社會中,具消費力的人多為「團塊世代」(編按:團塊世代是指誕生於1947~1949年的戰後第一波嬰兒潮,由於出生於這3年間的人口數高達680萬,數量「如團成塊」,遠高於二次戰後其他世代的人口比率,因此用「團塊世代」來形容他們),他們追求質感的商品、喜愛旅行、念舊而願意關心環境,經歷過經濟泡沫和富裕、財富占日本金融資產的70%,正是樂活消費的主力。
我觀察台灣社會的發展,是從工業社會,逐漸轉型至「慢」(slow)、「簡單」(simple),再到現在的「樂活」(LOHAS;Lif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樂活的概念是從歐洲傳過來的,代表對健康生活的嚮往和身處環境的關懷。
根據我們2007年對台灣消費者生活型態的調查,台灣目前還處於樂活概念萌芽的階段,相信這個風潮還會持續很久。而這樣的結果,也反映出社會趨勢和消費晉升到新的層次:享受過經濟富裕的生活,人們更懂得生活及生活的本質,會更考慮事物的價值;對消費的認定意涵也產生了變化,會融入為環境盡心的價值觀,加上當前節能減碳的風潮,都將這波樂活風潮吹得更高、更前進。
日本的樂活階段比台灣早開始,因而也較早就開始將它商品化,創造出注重有機、天然、回收、減碳的樂活市場,例如永續經濟(綠建築、再生能源)、健康生活型態(有機食品)、生態生活(環保家具、生態旅遊)、另類療法(瑜珈、身心靈成長)等。
神經質觀察,洞見新契機
雖然我和大前研一有些觀點不同(譬如他對中國的看法),但我認為他總能點出一般人習焉不察、實際上已蔚然成風的現象。他覺得日本這個社會已經老化、缺乏創新能力,但又不能自外於全球經濟體系,因而必須以要高標準要求自己,才能成為頂尖的國家。
他也看到了價值板塊、人群板塊的移動,對趨勢理出了一個脈絡,強調「人要全面性地感知大環境的改變,利用創新在有限的資源裡,做最高效益的運用」,由此可以看出這個人對社會是很有熱情(passion)和責任感的。
我認為台灣很缺乏對現況嚴謹分析的機構,因此在綜觀全局、掌握趨勢的能力上稍嫌不足,建議可以參考的大前研一的概念,除了在看到「現象」(中產階級往下沉,收入和消費力都往下降,如同另一本日本話題書《下流社會》探討的現象)之後思考如何對應之外,也要像他在新作《重開機》(暫譯,尚未有中譯本)中延續一貫強調創新的概念,以更神經質的方式來做觀察,才能不被習以為常的事物矇蔽,洞見工作、產業新生的契機。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