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by :::陽光馬戲團:::

 

RUN!PC 月刊 文/彭靖灝(K2.net大中華區技術總監)

2008/8/26
【字體】放大 | 正常 | 縮小

有一個人在路上餓了好些天,好不容易看到一戶人家,敲了門,有人應聲出來開了門。這個人劈頭就問:「你們家有沒有米飯?」,應門的人白了他一眼,不快的回答他:「沒有!」這個人失望的搖了搖頭,難過的離開了。

故事的後續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應門的人關上門後走到廚房,拿出剛吃剩下的麵,帶到後院去餵豬了。第二個版本是應門的人這時叫住了這個人,問道:「喂,你是不是餓了!有麵要不要?」

問題問錯了,就很難得到正確的答案,這正是「垃圾進、垃圾出」的真理。當你問問題的時候,必須先問自己,你是基於什麼樣的角度問問題,是「求教」、「求證」、還是「質疑」。這三種角度問問題的方式都不一樣,千萬不能弄混。既然是求教,那就要客氣, 就一定要有一些客套的起頭,不然很容易讓人有被質疑的感受。而當求教的時候,一定要先弄清楚問題的核心和本質,不要拿你對問題的答案當做問題去詢問,這樣不會達到求教的目的。

回到上面的例子, 你的問題本質是如何解決飢餓,而你自己想了一個解決方案叫做吃飯,所以你拿這個答案做為問題去要飯,結果就是沒有飯的人幫不上你的忙,即便他的手上有麵或大餅。求教,就要拿出最終的問題出來,然後可以陳述你以為的答案做為對方解題的參考,但是就是不能錯拿答案做問題。有了這個心理準備之後,你還要嘗試把問題完整的風貌呈現出來,並假想換成你,面對這樣的問題資訊夠不夠充份。例如你若是多提一句:「我已經餓了十天,而且三天沒喝到水。」那提供食物的人要是細心,就會意識到不能一下給你太多東西,也不能給你一大碗水,免得你一下子消化不了,反而產生問題。既然是求教,自己多花一些時間準備問題是應該的,為了得到正確的答案,就急不得,以免弄巧成拙。

如果是求證,那情況就不太一樣,你還是要客氣,但問題的本質就不是那麼重要,你可以直接提出你以為的問題。如果我要求證你家有沒有米飯,而這個答案顯然不影響我的生死(只是求證而已),那就是問有沒有飯。之所以要客氣是因為你還是需要一個答案,不客氣是很難有答案的。

做為資訊人,不可能不問問題,我們永遠都有一堆問題,透過在技術領域的疑問訓練自己問對問題、問好問題,所能得到的效益會反應在自己的生活當中,所能產生的影響可能會遠大於自己在技術領域的收獲,不能小看。這個訓練,現在就要開始。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