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數位製作公司聯合推出數位製作標準化協定Stndrd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by :::陽光馬戲團:::

 

Mar / 31 / 2010

瑞典數位製作公司在3月3日宣佈推出能讓廣告公司和數位製作公司的日子更好過的數位製作標準化協定Stndrd_,全部Stndrd_文件,包括合約、檢查清單等,可在官方網站上下載。在此陸續翻譯這份文件中的數位製作過程檢查清單提供參考:翻不出來或翻錯的地方請大家提供意見。

http://www.stndrd.org/wiki/index.php?title=Digital_RFP_Checklist

數位製作標準化檢查清單(翻譯:賴治怡)

Creative development 創意過程

  • Brief Objective (Brand Awareness, Product Sales, etc)任務簡報(品牌知名度、產品銷售,等)
  • Campaign/Project Lifespan 活動/計畫生命期
  • Target Group (Primary/Secondary)目標消費群(主要/次要)
  • Other Brand/Campaign Creative/Strategic Initiatives/References其他品牌/廣告創意/策略行動/參考資料
  • Other: 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

Asset/Project preparation 資產/計畫準備

  • Brand Guidelines品牌規範
  • Graphics/ Logos/ Fonts /Etc.圖象/商標/字體/等等
  •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資訊結構
  • User Flow使用者流程
  • Other: 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

Scope規模

  • Brand site品牌網站
  • Standard flash banners標準Flash橫幅廣告
  • Rich media ad units富媒體廣告單元
  • Microsite小網站
  • Mobile application手機應用程式
  • Online game線上遊戲
  • Social media application社交媒體應用程式
  • Web videos (Linear/Interactive/Personalized)網路影片(線性/互動/個人化)
  • Desktop application(桌面應用程式)
  • Widget數位裝置
  • Installation實體裝置
  • Other: 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

Asset generation資產創造

  • Design Development (Graphic Design/Illustration)設計過程(平面/插畫)
  • Live Action Shoot (Partner/Direct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場活動拍攝(合作對象/導演)
  • Stock Footage/Photography 影像/圖片庫
  • VO Record配音
  • Sound Design聲音設計
  • Sound Mix混音
  • 3D Rendering 3D算圖
  • 2D Rendering/Compositing/ Animation 2D算圖/視覺構成/動畫
  • Post-Production of Footage Material (Offline/Online Edits, Grading, etc)素材後製(線下/線上編輯、Grading等)
  • Music – Licensed/ Original音樂-授權/原創
  • Other: 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

Schedule 時程

  • Start date開始日期
  • Creative review dates (number of revisions and timeframe for approvals)創意審查日期(修改次數,通過時間表)
  • Tracking strategy and dates效果稽查策略與日期
  • Animation/build dates動畫/build日期
  • Alpha delivery
  • QA schedule
  • Approval deadlines (including client/legal reviews) 客戶確認期限(包括客戶/法律確認)
  • Final delivery date最後交件日期
  • Launch date推出日期
  • Post-launch optimization推出後效果最佳化
  • Source file delivery dates原始檔交件日期
  • Other: 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技術考慮

  • Screen Resolution螢幕解析度
  • OS Compatibility 作業系統相容度
  • CPU/Processor Speed Requirements 處理器需求
  • Browser Compatibility瀏覽器需求
  • Software/Languages Used (flash, php, mysql, html, xml, etc)軟體/語言(lash, php, mysql, html, xml, etc)
  • Hosting/hardware Requirements (servers, special server setups, CDN)伺服器/硬體需求(伺服器、特殊伺服器設定,CDN)
  • Page Load Limitations頁面下載限制
  •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Requirements搜尋引擎優化需求
  • Tracking Requirements (tags placed, deeplinking for flash sites)效果追蹤需求(標籤置放、flash網站深度連結)
  • Licensing of Software Required軟體使用權需求
  • Localization Requirements地方化需求
  • Admin/Moderation Requirements管理者需求
  • Integration with Current Brand/Project Back-End Environments (Client IT Management)與現有品牌/計畫後端環境整合需求
  • Source files/code Ownership原始碼擁有權
  • Support Agreement/Requirements 支援協定/需求
  • Connection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上網速度表現需求
  • Other: 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

Other considerations 其他考慮

  • Licensing of content內容授權
  • Full outline of scope完整規模架構
  • Full listing of deliverables 完整交件清單
  • Awards submission and project credentials參加廣告獎與計畫創作人員名單
  • Team and time needed需要團隊與時間
  • Other: 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

Posted in 作廣告, 廣告學問.
Follow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網路應用的 10 個黃金定律 (完整影音版)

by :::陽光馬戲團:::

The 10 Golden Principles of Successful Web Apps from Carsonified on Vimeo.

還記得一個月前寫的“網路應用的 10 個黃金定律”嗎?這篇文章後來獲得了熱烈的迴響,不但被分享至 Facebook 高達 120 次,也獲得天下雜誌的採用

之後我一直跟 Fred 要演講的整個影片,想讓大家得到更完整的內容。終於在一個月後的今天,主辦單位 FOWA 把影片分享了出來,也貼出了整個演講內容的文字版

 

有興趣練練聽力的人,我鼓勵你們把整個演講看完,會有不少額外的收穫,尤其是後面的問答時間,Fred 解釋了新一代網路公司該如何做行銷,也是非常好的參考。至於原先的十個黃金定律,我想應該要有下面的幾個補充 (怎麼好像蔣公,還補述民生主義育樂兩篇咧):

軟體已成媒體

這是本來的“性格”一項,但細聽演講的內容,才發現 Fred 提出這一點,更重要的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觀察到網路應用越來越像媒體,必須要有品牌、有故事,可以被“消費”,因而有這樣的闡述,是非常獨到的見解。

Personal 的另一個含意

Personal 在英文裡面除了個人化、客制化以外,還有“與某人息息相關的”意思,例如:This time it’s personal.  就該翻作“這次可是事關個人名譽”。所以 Fred 此處用 personal 其實是一個雙關語,除了指你的應用應該可以個人化之外,還指要讓人家會放感情,覺得榮辱與共。他舉出 Meetup.com 改首頁時,上千人留言反對為例子。我覺得 Facebook 每次改版就出現的抗議聲浪,也是很好的驗證,大家是真的在意,才會出現這樣激烈的反應,這也表示你的應用真的成功了。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網路應用的 10 個黃金定律

by :::陽光馬戲團:::

我在紐約的創投朋友,佛萊德‧威爾遜 (Fred Wilson) 前幾天在邁阿密為「網路應用的未來 (Future of Web Apps)」研討會,給了一場名為「網路應用的 10 個黃金定律 (The Ten Golden Principles for Successful Web Apps)」的演講,內容簡單且扼要,把未來幾年的 Web 3.0 時代,網路應用應該要具備的特色,非常精確且完整的描述出來。英文還不錯的人,我建議你們直接到上面的連結去閱讀,懶得看英文的人,我在下面簡單翻譯、解釋並加上我個人的註解。有什麼覺得不清楚的地方,歡迎你們提出來討論。

速度 (Speed)

速度是所有“功能”裡面最重要的一項。重度使用者 (Power User) 或許可以稍為體諒你的網站反應稍慢,但是如果你能夠把速度提升到連阿媽都可以忍受,那不是皆大歡喜?試著用 Pingdom (一個不錯的網站監測工具) 去監視和改善網站的速度,Firebug 裡面的 Network Monitor 也很有用。

立即見效 (Instant Utility)

如果你的服務需要花一個小時去安裝、設定,沒有人會用。Facebook App 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只要點一下,就可以開始用。多利用 Facebook Connect 等工具來匯入使用者資料,讓他們越快上手越好。

性格 (Voice)

賦予你的網站一個性格,這是建立品牌的一個部分。雖然大家很討厭看到“痞客狐頭殼壞去了”的畫面,但是至少他讓使用者覺得痞客有特色。

簡單為上策 (Less is More)

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專注在一個簡單的問題上面,然後再慢慢加功能。一開始就弄得太複雜,只會累了自己,也撐壞了使用者的胃口。

平台化 (Programmable)

開放 API,讓其他人可以加入開發的行列,你的服務會進步的更快,也變得更好用。

個人化 (Personal)

讓你的使用者可以把產品變成客制化,上傳內容,漸漸的變成他們生活的一部份。讓他們擁有一個次網域 (sub-domain) 或一個個人網址,擁有自己的網頁,提供給他們統計分析的資料 (這點 foursquare 做得很好) 等等。

特殊網址 (Unique URL)

每一個頁面、每一個物件,都給他們一個特殊的網址。網址是網路上最重要的識別證,有了網址才可以搜尋、分享、加書籤、寫相關網誌等等,沒有了網址,你就等於把自己置身在網路的共榮圈之外。

搜尋引擎和社群媒體最佳化 (SEO / SMO)

Google 和 Facebook 是目前網路上最夯的流量來源,所以讓你的網站符合他們的需求,你就會有免費的午餐可以吃。如果使用者喜歡分享內容到 FB 上,那就提供給他們 FB 按鈕吧!

乾淨 (Clean)

太多的選項只會讓人不知道要選什麼,學學蘋果的 80/20 設計哲學,按鈕越少越好,讓使用者可以專注在內容上面。

好玩 (Playful)

用像支援行動裝置、匯入朋友清單、得分、升級、排名等等方法,來讓你的服務更有趣,使用者就會越想用。

PS. 第一屆 appWorks Ventures 育成計畫 已開放申請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社群媒體地形圖”與其適用行銷目的

2010年3月16日 星期二 by :::陽光馬戲團:::

010是社群行銷年。

cmo.com整理發布了這個”社群媒體地形圖”,原名稱是The CMO’s guide to: The Social Landscape。分析各主要社群網站在"與用戶溝通"、"品牌露出"、"流量導入"與"SEO"四件事情上,給予"好"、"尚可"與"不佳"三種等級的評價。讓大家知道該怎麼運用哪個網站在甚麼樣的行銷目的上,非常值得參考。

在cmo.com整理的基礎上,筆者加入了"無名小站"、"Plurk”、"地圖日記"與"FunP"等四個台灣社群網站,及其相對應的分數,並選出其他還適合拿來做行銷的工具,供做參考,並歡迎各界指教。

(3/9 11:30AM – 由於有人說表格做太醜,我重新調整了一下。再不行的話,可能得做成圖)

(3/9 12:30PM – 照Art Pai意見修正表格,感謝。)

網站
與用戶溝通
品牌露出
流量導入
SEO

無名小站
平台特性針對年輕用戶,透過留言溝通
針對藝人、名人、模特而有顯著效果
分享機制薄弱,對拍賣則有很好的導入機會。
對Yahoo搜尋有SEO的效果。

Plurk
即時性、互動性佳。且容易用搜尋追蹤使用者發表關於你與競爭對手的意見。
容易與網站整合。
若主題正確,粉絲經營得當,能導入大量流量。
SEO提升效果有限

地圖日記
溝通工具充足。但網站日記搜尋結果不好,無法追蹤使用者意見。
定位在個人休閒娛樂,不適合建立品牌。
使用者活躍,若提供適當主題,或能導入一些流量
多發表,在Google與Yahoo搜尋都能有所貢獻。

FunP
溝通機制強,互動性佳,搜尋機制稍弱。
對建立娛樂圈品牌有些效果
透過分享與推文可帶來一些流量
SEO提升效果有限

twitter
可以很容易地用關鍵字追蹤用戶對你及你競爭者的意見。
可與網站整合,提供病毒式互動機會。
需在導流量與維繫粉絲數之間做平衡。過多的流量導入動作可能減少粉絲數。
對於您的網站能提升的SEO有限。但tweet本身的排名很高分。

facebook
使用者互動性佳,可直接接收到意見回饋。
粉絲專頁是最佳管道。如能雇用顧問,可大幅增加品牌露出的可能性。
透過"分享"鈕可帶來一些流量,但不會超多。
基本上做不到SEO

LinkedIn
並非平台主要特性。但透過回答專業問題可建立權威。
個人品牌建立的最佳平台。
不太能導入流量
PageRank分數很高。幾乎可確保在第一頁。

YouTube
透過影片很容易傳遞訊息或取悅用戶。留言機制也方便雙方互動。
Youtube流量很大,是強大的品牌工具,適合推廣產品服務。
流量基本上停在影片。若在影片中嵌入網址,則可導一些流量出來。
影片PageRank的分數高,回連網站也會跟著提升PR。

del.icio.us
缺乏溝通機制
沒有提供足夠的品牌認知工具。
效果日益降低
將網址放到這裡可以確保提升SEO。

12:30PM 3/9 新增note:

以上表格,筆者認為的使用方法必須考量地域特性。由於想宣傳的品牌可能標的區域是台灣用戶,也可能是歐美用戶,也可能是想一次性解決。

不同的媒體在不同區域顯然會有不同的表現結果。由於台灣有許多大的出口品牌,或小型貿易商想打出一片天,以上媒體分類顯然適合您做第一線的參考與運用。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數位】另類行動廣告 Nike的城市導航

by :::陽光馬戲團:::

(2010-03-15)運動品牌Nike變身貼身城市導遊?看品牌如何結合手機與社群媒體,推出應用程式「Nike True City」?不僅讓Nike粉絲愛不釋手,也吸引更多消費者目光。

clip_image002

圖/摘自Nike true city 活動網站

(Brain.com 2010-03-15) Nike不僅專精於運動服飾和運動鞋,更藉著品牌效應的擴散,創造了如Nike Plus的副產品,深入人們生活的各層面。

最近Nike還推出手機應用程式「Nike True City」,這個玩意結合了LBS(location-based service)和社群的元素,並在歐洲最有趣且最具活力的六個城市推行—倫敦、巴黎、柏林、米蘭、阿姆斯特丹、巴塞隆納。Nike True City是由代理商AKQA所設計,希望透過Nike Insiders的眼睛(註),挖掘平常看不見的城市角落,看看Nike True City是如何扮演你的城市導遊,帶你挖掘新鮮事:
clip_image003clip_image004
城市的導航家
這個應用程式提供了從吃、喝、購物、文化、音樂到運動等各種資訊,這些資訊都附上地理標籤,並顯示在地圖上。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篩選資訊,讓地圖上顯示出你感興趣的店家。當點擊這個店家時,會有更多資訊包含網友評鑑、地理資訊、和照片,並添加了社群功能,使用者可以轉寄給朋友,編輯加上更多資訊或加入我的最愛。

這程式還附上了QR code的讀取軟體 讓你能解開特定地點或店家中QR code隱藏的資訊。
clip_image005

城市的集體智慧
這些地圖上的資訊來源有二:「Nike Insiders」和「一般人」。Nike Insiders是一群指定的人,專門分享他們最愛去的地點和不為人知的小道消息。Nike表示,這些時尚玩家,不僅了解這個城市,更樂於和志趣相投的人分享好去處。Nike Insider有自己的個人網頁,可以點進去了解他們的生活和興趣。
clip_image006clip_image007

而一般人也可以在註冊後,分享對這個城市的看法和發現。而透過網友的評鑑,選出好的分享者也會成為Nike Insider的一員。

未上市新品先睹為快
這張城市地圖也置入了Nike的各門市,民眾可以透過搜尋,找到Nike店面,上面附有立即撥打(click to call),網址連結,以及評論功能。

還有一項相當有趣的功能-- Buzz Filter,它讓消費者搶先看到未上市的Nike新品及最新活動,許多Nike粉絲熱衷於追逐最新產品的動向,這項功能滿足了他們的追星熱。這個程式不僅有新上市產品的照片,還附上了上市時間的倒數計時表,產品的設計理念和設計師介紹等。
clip_image008
Nike舉辦了一連串的公關活動,並在官網上大力曝光True City的應用程式。他們也製作了廣告短片,利用有趣的情境,將產品功能介紹得淋漓盡致。

有些人可能會質疑由Nike推出的城市導覽,內容的充足性和有用性,且認為一般大眾可能還是比較習慣使用專業廠商提供的圖資和導航服務。但這個質疑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消費者不是在尋找「豐富」的資訊,而是「相關」的資訊。而尋找相關資訊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透過網友的推薦。Nike所創造出來的社群就是一同有共通興趣、價值觀或活動的人,他們提供的資訊也成為消費者喜愛的應用軟體。(本文引用自資策會FIND網站)

註:Nike Insiders是一群時尚玩家,他們善於觀察城市、也到處趴趴走,更對於他們獨到的見解相當有自信。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行銷】N世代飲酒新文化 行銷怎麼做?

by :::陽光馬戲團:::

【行銷】N世代飲酒新文化 行銷怎麼做?

clip_image001

 

本篇文章價值 10 e元

作者 : Brain.com 記者 吳恬儀

更新時間 : 2010/03/15 19:15:51

【全球WOW創意】在分眾時代,洞察消費族群的內心需求,並提供相應的商品及行銷方式是成功的關鍵。看Suntory與祕密酒吧如何針對N世代設計商品?又如何對N世代做行銷?

clip_image002

 

(Brain.com 2010-03-15)偶爾約一下三五好友,在喜歡的小酒吧中小酌一番放鬆緊繃的神經,對許多人來說,這或許是一整天辛苦工作後,對自己最好的獎勵。不過喝酒歸喝酒,也並不是所有能喝得到酒的場合都能讓人放鬆,像是特別是和上司、客戶應酬時,恐怕比工作時更讓人緊張。

特別是對傳統階級文化根深蒂固的日本人來說,更是如此,即使在下班後的聚會中,也得謹守公司裡的輩份原則,不得逾矩。不只座位安排上得按照職階排排坐,當下屬的也得盡力招呼上司,斟酒、遞毛巾樣樣來,讓人疲憊不堪。因此有不少特殊的飲酒文化漸漸在日本興起,也反應出年輕一代不同的生活型態。

一個人微醺正風行
喝酒的時候一定要一大票人一起喝嗎?隨著數位時代的發展,跟著網路一起成長的日本N世代思想開放,一個人開包廂唱歌、一個人去餐廳吃飯,都不再讓人側目。不過,當你想要享受獨處的時光,又不想感受一個人喝酒的寂寞時,該怎麼辦呢?

日本Suntory酒廠,就特別為了這群不愛出門宅男宅女,設計了一款酒精濃度只有3%的水果雞尾酒品牌HOROYOI(微醺)。並以有趣的網路喝酒派對,來吸引這些不願出門,卻又不甘寂寞特殊族群。Suntory在2009年初成立horoyoi.com,使用者可以自行設計一個屬於自己的虛擬人物,並選擇參加如旅行、購物、血型、興趣等不同主題的聊天室,吸引70,000名網友參加,其中更有60%是Suntory鎖定年齡20多歲的族群。

2010年Suntory更進一步成立升級版社群網站,horotter.com。網頁上除了有類似噗浪的時間軸與主題聊天室,網友也能是以關鍵字搜尋發表過的短訊,尋找與自己氣味相投新朋友。此外Suntory會不定期開放明星聊天室,邀請廣告代言人、藝人上網與使用者互動。

Horotter.com並不是日本唯一的網路飲酒派對,事實上在Twitter等各式各樣社群網站上的飲酒派對,也在日本大為風行,除了滿足了宅男宅女們的需求,其實這類型的網路社群,對剛出社會又承受經濟壓力的年輕族群來說,也相對省下了一筆不小的額外開支。

躲在櫃子後的酒吧
除了躲在家裡一個人喝酒,還有另一個方式可以避免碰到熟人的方法。藝術家Yuri Suzuki和平面設計工作室ÅFFICE,在2月份就在日本新宿車站附近的藝廊,偷偷開了一間隱密的酒吧。

到底有多隱密?走進藝廊中,只看見一間空空盪盪的房間,房間中沒有別的,只有一個小木櫃和後頭放置壓平的回收紙箱。但房間中似乎還有別的,隱約可以聽到喧鬧的笑聲和音樂從牆壁後面傳來,於是你打開木櫃低身鑽進去,才發現裡頭別有洞天。

SUZUKI ÅFFICE大概是全世界最狹小的酒吧,裡面大約只有兩個人肩寬,酒類選擇也是只有貼上藝術家名字的訂製啤酒,不過在這裡喝兩杯至少不用怕被老闆找到。

秘密酒吧不只有日本有,北京也有一間躲在熱狗舖後的祕密酒吧。在熱狗舖後面,有一堵灰色的假磚牆,在右手邊有一個小按鈕,按下按鈕後假磚牆就會緩緩開啟,而裡頭就是融合現代與傳統風格的「福吧」。

在這裡你不用怕人擠人,或吵雜到聽不到朋友說話,在復古爵士樂的陪伴下,還可從酒單中選擇充滿中國風的飲品,像是「福丁尼」(馬丁尼),與盛在陶瓷佛型酒杯的招牌飲品「醉佛」。如果,願意多花一些錢,更可以將不同種類的趣味酒杯帶回家。

隨著人們的生活愈來愈緊湊,壓力也愈來愈大,飲酒文化也該是有點變化的時候了。《動腦》12月號「N世代行銷」,有更多精彩的N世代行銷案例。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社群媒體沒法兒做的七件事

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 by :::陽光馬戲團:::

 

社群媒體能讓個人與朋友間的交流方便一點,可讓行銷者有個口碑傳播的管道,也是企業老闆的機會。但如同所有的好東西,再好都有它的極限,再強都有他不能解決的問題,看到Denise寫的這篇文章- “7 things social media can’t do“,讓我們再度review一些看似常識的論點,並讓自己再次思考您的社群媒體策略是否正確。

節譯部分內容如下:

————————————————————–

事實是社群媒體沒辦法解決現有存在的業務問題,也不是個達成行銷或商業目的的保證方案。社群媒體可以將已經存在的核心能力、價值、屬性或計畫做個好的開始或加速。甚至可以扮演造成改變的催化劑。但他不能無中生有,創在本來就不存在的東西。

了解社群媒體不能做到怎樣的事情可以幫忙我們跟相關人員討論事務時,能設定正確的期待。因此可以免去一窩蜂的跟隨表面上的熱潮追逐,而能切到更深的主題,規劃真正能做到的事情。

底下來看一下幾個主要做不到的事情:

1. "社群媒體"不能取代行銷策略

很遺憾,但這是事實。還是有很多公司以為有了Facebook頁面、Twitter帳號或Youtube頻道,就認為是社群媒體行銷了。我們看到很多沒甚麼活動的Twiiter帳號,壓根兒沒新消息的Facebook頁面,無吸引力的Youtube頻道,諸如此類的。甚或,有些公司還認為行銷目的就是要有一定數量的Facebook粉絲或Twiiter上的followers。行銷策略應該是不管社群或不是社群,要跨各種媒體與頻道來進行。也就是,各行銷管道能被達成的以及能被衡量的結果都可能不童。了解社群媒體領域的機會以及如何運用來啟動您的行銷策略才是真的在做行銷,要避免做的是工具本身(社群媒體只是工具)。

2. 若不是真的把重心放在客戶身上,社群媒體是無法成功的。

社群媒體是關於聆聽、互動與回應你的客戶。如果不是真心專注在你的客戶身上,你是無法成功的。就這樣了。

3. 社群媒體不能是個一次性的專案,而需要持續性關注

一個成功的社群媒體新方案不是個一次性的任務。從行銷角度來看,當然可以把這樣的推廣整合帶來參與與更多的客戶,但不是這樣就停了。"持續性"的參與、關注與執行才會是長期的成功保證。

4.若無所有的部門合作,社群媒體執行的也不會成功

雖說社群媒體上花的功夫是針對行銷的意圖,但你的品牌已經對全世界開放了。所有人都能在上頭說點話。因此,上頭可能會出現需要行銷以外的部門才能適當回答並妥善處理的問題。當這種問題出現的時候,便需要如人事、法務、PR、行銷與其他組織的協助,方能適當的回答。因此,所有的部門都應配合,否則相關執行案不容易成功。

5.社群媒體沒辦法改變貴品牌既有的歡迎度、魅力或成功。

很酷、很有趣甚至讓大家無法忘懷的行銷並不能拯救一個爛產品、爛服務或沒人想要的東西。

6. 社群媒體不能取代有經驗的數位行銷專業知識

很活耀的社群媒體使用者不意味是個行銷人才。成功的社群媒體操作須將社群媒體整合近包括廣告、數位與公關等的許多行銷元素。意見與理論比不上經驗,最好的社群行銷者能把真實經驗帶出,而非只是操作工具,他需要的是把過去成功行銷的經驗,尤其是數位相關操作,整合進社群媒體的操作中。

7. 若無切實際的投資規模,社群媒體一樣不能成功

社群媒體常帶著免費或便宜的印象。但比較公平的說法是,他很符合經濟效益,尤其是跟其他行銷做法相比。

一個妥善規劃、整合且持續的社群媒體活動需要策略規劃,並會涵蓋工具、應用程式、設計等事務。從發展策略、設立社群互動網站、行動應用、Facebook頁面到監測工具、分析工具,更別提持續性地營運。這些投資不可能是"很便宜"的。但,通常,你會覺得回收是值得的。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20個關於網際網路的驚人數據

by :::陽光馬戲團:::

JESS3 / The State of The Internet from JESS3 on Vimeo.

 

LAWRENCE 2 MARCH 2010 495 次閱讀 COMMENTS

5Share

(圖片來源)

JESS3是國外知名的網頁設計(Web design)、品牌設計(Branding)以及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專業團隊,最近該團隊有一支影片名為「The State of The Internet」在網路上引起了不小的迴響,影片內容主要是把一些或許是關心網際網路的您有興趣的數據,比較值得注意的有幾項:

  • 截至2009年9月為止,全球共有17.3億的上網人口(1.73 billion),其中亞洲是最多的,共有7.3億。
  • 2009年全球電子郵件的發送量是90 trillion,平均每天有2,470億,不過其中有2,000億是垃圾郵件。全球使用電子郵件的使用者有14億。
  • 截至2009年12月,全球網站數量是2.3億,看來要爬全球網站、並提供索引、搜尋並不容易!另外,全球約有1.26億個部落格。
  • 有84%的社交網站是女性多於男性的
  • Twitter上每天的訊息總量是2,700萬
  • Facebook一個月的Page views是2,600億,換句話說,每分鐘有600萬個PV,這個數字是MySpace的十倍之多,Facebook用了超過30,000台伺服器(而且持續增加中)來撐起如此龐大的流量
  • 目前Facebook有超過3.5億個使用者,Facebook上平均每個月新增25億張照片
  • 全球知名的相簿網站Flickr,截至2009年10月為止,總共有40億張照片,換句話說,Facebook不到兩個月的照片上傳量就可以比過Flickr了;或是說,照目前的上傳速度來看,Facebook一年可能就會有300億張照片
  • Youtube每天的影片放送量是10億次;在美國平均每個約有122億支影片被觀看、平均每個使用者每個月會觀看182支線上影片

影片後半段還有一些數據,就留待讀者您自行欣賞這支設計、呈現都很棒的影片吧!

JESS3 / The State of The Internet from Jesse Thomas on Vimeo.

Reference: http://www.socialtimes.com/2010/02/20-impressive-internet-statistics/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台灣外銷品牌新利器 – 2010最熱門的兩大網路行銷媒體

by :::陽光馬戲團:::

STING TAO 31 DECEMBER 2009 475 次閱讀 COMMENTS

3Share

2010年的網路上熱點的明星會是甚麼?今天是2009的最後一天,我先把我的結論寫出來,深入的觀察與分析日後再補。

對於行銷人需要關注的網路媒體,需要特別重視的就是該媒體的R與F。R是Reach,F是Frequency。

在所有各種的舊服務或竄起的服務中,我認為,明年最熱的服務會有兩塊,這兩塊都特別需要行銷者的重要關注,若不能善加利用,則將見到競爭版塊的變動。 第一個部分當然是社群媒體,以facebook為首,mixi、twitter、QQ、orkut以及更多的各類社群性網路服務;第二個部分則會是網路電視,就是像ppstream、pplive、hulu這種,youtube與傳統有線無線電視將在這個模式下受到衝擊,必然得做調整。

這兩個網路型媒體在R與F上都已經突破了數字上的大量,登上大雅之堂,效果與所謂的傳統媒體來說已經足以抗衡。加上對消費者行為的定性定向上,或者與之互動上,更具有先天性的優勢,精準廣告的效果深受期待。

台灣是個外銷型的經濟體,無論是面對中國的市場,或是其他重要貿易市場的品牌行銷上,善用這類媒體,是下個五年成長的重要利基之一。

例如,針對美國市場,twitter顯然是個好工具。只需140個字,不用長篇大論,就能即時地與消費者互動。更由於美國媒體也從twitter上獲取資訊,如果你的產品的確有獨到之處,被讀到的機會相當大。

接下來,我稍微整理下幾個主要地區應注意的社群類行銷媒體(網路電視類候補):

日本:

根據NetRating 前兩天出爐的報告,Facebook在日本用戶相較於去年大幅提升了三倍,unique visitor來到了快一百四十萬。這樣的數字,距離第一名的本土網站mixi近千萬的UV,則還有一大段的差距。從Alexa上的數據來看,twitter在日本上則是略勝facebook一籌,三者排名各為mixi第八名,twitter三十二名,而facebook是39名。不過,Facebook已經決定2010年將在日本開辦公室,他的排名與影響力有機會再度地提升。

這三個都是做日本市場行銷者應該注意的標的。由於日本是個"手機"為主的行動社會,使用這些媒體時當然得注意這個特性來設計活動包裝。

中國大陸:

中國快四億的網民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一個網路族群,超越美國。這個媒體可達成的影響力讓人完全無法忽視。其中,一定要注意的社群類網站包括了Alexa排名中國第二大網站的QQ,上頭QQ空間與QQ IM讓騰訊賺到翻掉,以及開心網(http://kaixin001.com),天涯社區,人人網還有51.com。都是數千萬註冊用戶以上的大型社群網站。

對於twitter-like的服務則需要關注新浪微博這個服務。twitter本身在大陸是可用的,而plurk則被封鎖了,行銷者不需考慮。

印度:

若考慮印度這個快速興起的大市場,多了一個選擇,那就是Orkut。Google在印度市場上可說是大獲全勝,搜尋服務是第一名,社群服務長久來也都是由Orkut獨佔。不過,facebook近期也急速竄起,進入了前五名的排行。

韓國:

韓國由於韓文與韓國文化的相對封閉性,對台灣人來說不是個特別容易熟悉與操作的市場。不過,這個市場的另一個特性是,追逐流行的性格相當一致,對領導品牌來說,一夕之間失掉江山是常見的事情。

在網路媒體上,2000年之前都是Yahoo,Google霸占當地市場。之後,韓國當地網站大幅崛起,NHN的naver.com高居搜尋入口第一大站,而cyworld.com也成為社群入口的最佳選擇。

時至2010年,韓國網路市場又將洗牌,Yahoo、Google捲土重來,目前已雙雙進入Alexa排行榜前五名,對第一名的naver.com造成嚴重威脅。同時,facebook也擠掉了cyworld,成為社群第一大站。

至於美國與歐洲,這類資訊在台灣較多,在此暫不描述 ,後續文章會慢慢補上來。

對於社群類媒體的行銷操作,選擇適當的議題,在適當的平台上做操作,以小搏大,得到最佳的ROI需要經驗。

台灣強大的製造業,大部分都朝向品牌之路升級。網路無疆界,怎麼善用上述的社群媒體,做好數位行銷,在target的市場裡迅速建立話題,取得market share,是我密切關注的主題。實務上,目前也協助幾個品牌做規劃中。後續經驗,再發表上來與大家分享。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3種用來衡量社群網站的新方式?

by :::陽光馬戲團:::

 

一般來說,講到衡量網站的指標我們第一個想到的都會是流量,主要包含了訪客數以及總瀏覽頁數,也就是有多少人來看過這網站,然後這些人總共看了幾個網頁。

我們常用的追蹤工具也不外乎就是Analytics (分析)或者是Yahoo!站長工具這兩種,但是對於一些電子商務網站、新興的社群服務或應用程式來講,這兩個工具可能就不敷使用。比如說,對電子商務來講,可能就需要知道每個頁面的流失率、訂單轉換率、平均客單價;對於一些新興的社群服務則可能考量的是一則訊息被轉推了幾次,平均每個人發幾則噗等等的數據;而針對不同屬性的網站,量身訂作新的追蹤數字,或者是訂立KPI,才是正確的方向。

以下文章係來自於3天前在Mashable文章『3 New Ways to Measure the Social Web』,作者為Tim Trefren。在他的見解中,新的網站像是Facebook、Zynga、Slide或者是RockYou都已經投入許多資源,打造屬於自己的分析工具,以解決上述那些工具不敷使用的狀況。

由於高競爭的環境裡,這些新網站/服務擁有大量的資料,為了不斷改善自己的服務,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網頁瀏覽數這樣單純的指標;在接下來的三點中,會涵蓋目前主流的評量方式。

1. 漏斗分析:評量轉換率(Funnel Analysis: Measuring Conversion Rates)

在社群應用程式裡,最重要的一個應用工具稱之為漏斗分析。這是一種用來衡量轉換率的方式,他是所有應用程式的生命之源(我覺得也是電子商務網站生命的重心)。『轉換率』(Conversion Rate)通常指的是,全部有多少訪客進到這網站,在經過每個動作之後(例如:建立帳號或者是購買虛擬道具後)的比例。

funnel_small

漏斗分析能夠讓您以夠細微的方式來分析轉換率,較之簡單的把註冊人數除以總訪客數,找出使用者註冊所需要的步驟,並了解其中的轉換率。您可以從上面這張虛構的圖裡,除了會看到陡降的圖形外,還可以清楚看到在各步驟的轉換率。

這細微的觀察將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奇結果。就以上圖Twitter的註冊漏斗示意圖來說,他們包含了這五個步驟:1. 點擊首頁

2. 進入註冊頁面,填入註冊資訊

3. 瀏覽推薦話題

4. 拉自己email連絡人加入

5. 搜尋某人有沒在玩

如您所見,註冊過程相當繁瑣,從而可能由分析結果獲得改善。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可能發現,在步驟4的時候造成劇大的流失率,而流失率代表的通常是人們做到該步驟後突然停止不前的結果。當我們發現像是這樣的流失率時,我們得找出根本的原因。在步驟4流失的原因可能是,使用者不確定接下來要如何繼續,造成他們離開,也可能是他們不想提供自己的Email資訊,這可能要做一些測試才能夠確定。

最終,漏斗分析將可以找出並改上在網站的一些問題所在,在經過不斷的分析過後,改變與想法將可以透過不斷的實驗,獲得評量的依據。

2. 投入度分析:評量人們做些什麼事 (Engagement Tracking: Measuring What People Do)

sign-up

如同前文所述,頁面瀏覽數追蹤的重要度,對許多網路公司來說,變得不是那麼重要。取而代之的反而像是那個使用者正在進行的動作。以Twitter來說,他們可能想知道平均每個人推(tweets)幾次,通常他們都在搜尋什麼,而不是他們看了幾頁。網頁瀏覽數變成了一種對於該網站概略了解的資訊,隨著網站更為的互動性增強,這中間的關係就變得越來越疏遠。

這樣想好了,你記得你用Google的時候常需要換頁嗎?互動性高的網頁根本很可能因為AJAX的關係,而不需換頁,而這些頁面就無法被傳統的追蹤工具所紀錄。

所以為什麼您可能會常看到一些擾民且無意義的換頁網站嗎?這就是原因。因為衡量指標被訂為『網頁瀏覽數』之故。

3. 訪客回訪:多少人會回來 (Visitor Retention: How Many People Come Back?)

而一個衡良工具可能稍微複雜些,但卻對於許多網路應用程式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您可以把訪客回訪率想像成一種評量網站黏性多高的方式。我們真正評量的方式是使用者不斷回來的百分比。最常見的方式是追蹤某群使用者在單一時間(比如說一週)內的行為。下圖是回訪的示範表格,而這可以協助釐清一些事情:

retention

每一行都顯示每週的訪客回訪率,以第一行來說,某群人在2009年12月7~12月13日間的回訪率是15.15%在一週後有回來,兩週後變成13.4%,依此類推。

尤其是對社群應用程式來說,這是相當重要的資訊,因為該應用程式的價值就在於社群的規模有多大,一個低回訪率的應用程式就好像是個空殼一般,安裝數高,但活躍玩家少,而您肯定不想要一個空殼應用程式,您想要的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社群。

之所以訪客回訪率是建立一個強力社群強大的原因有幾個;如果每個人都是新來的,那你就稱不上是個社群(所以有一定的老使用者是好事),而回訪率的特性是,如果您投入在增加該數值的力氣越大,相對的報酬就會越高。簡單的例來說,增加33%的回訪率,長期來說,將可能為您帶來50%以上的使用者。

Twitter 對於我們來說,無疑就是個好例子,當整個網絡的回訪率變低,也許Twitter現在看起來很成功,但低回訪率確是一大麻煩。想想過去一些在Facebook很紅的應用程式,最終喪失他們地位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無法黏住他們的使用者。

以上的幾個方式,雖然不見得是多麼新的見解,但也讓我們有機會更加反省,哪些指標是我們真正需要改善的,或者一直長期忽略的。您覺得還有什麼樣的指標應該在這時間點,需要被揭櫫的呢?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給台灣中小企業主,請開始投資社群媒體與行銷

by :::陽光馬戲團:::

 

 

台灣98%的企業為中小企業,都是員工人數在200人以下。成立超過1年以上的企業,數量超過120萬家。

為增加中小企業的競爭力,政府推動了一些e化的補助方案,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開始被大力推廣。網拍網路開店電子商務電子報搜尋引擎優化banner廣告關鍵字搜尋行銷等已成為大家日常使用的工具。

根據目前的網路趨勢,Facebook已成第二大網站,社群媒體席捲網路界,中小企業主今年可以將預算認真地投向社群行銷了,而且是馬上就可以開始

還半信半疑的話,請往下看剛出爐的報告:

根據eMarketr最新的這篇文章指出,馬里蘭大學作了一分美國中小企業調查報告,發現這些企業中有24%使用了社群媒體進行行銷,這比例較前年增加了百分之百。

同一份報告中更可看到最常見的社群使用方法是:

1. 在Facebook或LinkedIn上建立公司的專屬頁面。(75%)

2. 在上述的網站發布新訊息或有興趣的文章。(69%)

3. 透過LinkedIn建立自己的人際網路。(57%)

另外,從成效的角度來看,美國經驗也告訴我們,社群媒體對底下三項行銷目標有較高的達成率:

1. 找出並吸引新客戶(61%)

2. 在目標市場提高知名度(52%)

3. 與現有客戶保持互動(46%)

最後,就是關於投資損益,美國經驗也顯示了大部份的企業目前是損益兩平,投入的錢與帶來的營收接近,但有五分之一的企業已由社群媒體的投資帶來了獲利。而展望未來,則只有9%的企業主認為投資社群行銷是個賠錢的行為。

回顧2008, 2009的網路搜尋關鍵字熱,展望2010年,社群媒體的使用與行銷必然是中小企業主該了解的一項重要課題。

趕快建立一個屬於貴企業的粉絲專頁吧!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2009 台灣網路廣告量調查報告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by :::陽光馬戲團:::

 

台北市網際網路廣告暨媒體協會統計
2009年台灣整體網路廣告市場達69.89億新台幣,成長百分之16.95

台北市網際網路廣告暨媒體經營協會(IAMA,今日(3/1正式對外發佈由該協會研究統計推估的台灣2009年網路廣告市場總量以及2010年台灣網路廣告規模的成長預估。

根據IAMA所提供的研究數據顯示,2009年台灣整體網路廣告營收市場規模達到69.89億新台幣左右,較2008年成長百分之16.95,其中網站廣告部份為41.07億,成長百分之5.46,佔整體網路廣告市場總額的百分之58.77;付費關鍵字廣告部份成長百分之15.22,達到新台幣23.99億的規模,佔整體網路廣告總額的百分之34.33。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及社交網站的爆發式成長帶來新的多元網路服務模式,有鑑於此,IAMA於2009年新增對於網路社群行銷口碑廣告市場的廣告量統計,估計達到4.82億,佔整體網路廣告總額的百分之6.9。

   相較於去年IAMA所提出的2009年台灣網路廣告市場針對網站廣告及關鍵字市場的預估,以直接比較今年於這二部份的統計結果,實比預估整體金額68.68億減少3.61億台幣,如扣除口碑廣告營收,則2009年成長率只達成百分之8.89,較原先成長率百分之14.92之預估為低。其中推測未達到預估成長率之因素為來自於網站廣告營收未如預期,只微幅成長,計短少2.67億台幣,關鍵字廣告也較預估24.93億元短收0.94億台幣。然整體廣告量在計入口碑廣告量後,則增加了1.21億台幣營收。

協會理事長 吳毅弘先生表示,中國網路在2009年維持在百分之21.2的高度成長(,美國在金融危機下,2009年的表現卻是自2002年來首度呈現百分之4.6的衰退(。觀察2009年台灣市場表現,雖在網站廣告部份受景氣影響以致成長趨緩,但整體網路廣告的發展在2009年仍能持續穩定成長。基於台灣整體廣告市場受到全球經濟衰退的衝擊,以及網路廣告量本身之成長,因此網路廣告佔整體媒體行銷預算之比重仍呈現逐年增加,成長腳步穩健。

IAMA觀察網站廣告的成長減少,主要來自於2009年上半年度仍受全球經濟震盪影響市場景氣,廣告主之網路廣告花費較為保守,但下半年度網站廣告投資已回復水準。關鍵字廣告受到影響則較小,顯示不景氣預算減縮時廣告主對於投資效益能精確掌握的成效計費型廣告持續重視。

在入口網站與垂直網站的佔比部分,垂直網站營收佔全體網站廣告總量比例由2008年之百分之19.77擴增為百分之29.83。由於2009年調查範圍增加10家網站,多為內容網站以及聯播網,因此在佔比上增加了垂直網站的比重,另外也從數據觀察到垂直網站營收成長幅度也較入口網站為大。

IAMA預測2010年在整體經濟回春且消費不再高度緊縮的狀況下,台灣整體網路廣告市場規模預期將可持續呈現2位數的成長率,將可達到新台幣78.81億元,成長百分之12.76。網站廣告將成長到44.89億新台幣,成長百分之9.3;關鍵字廣告則估計達到27.64億新台幣,維持2009年成長幅度百分之15.21。品牌客戶在2010年社群網路口碑行銷的經營將持續熱絡,預估以成長率百分之30.29,將達到6.28億新台幣產值。

附註:
較往常將網站廣告視為整體,IAMA於2009年廣告量調查更區分出展示型廣告(Display Ads包含橫幅/影音/多媒體廣告及文字鏈結、電郵廣告(E-mail, E-DM、贊助式廣告包括置入式及專區廣告(Sponsorship,以及其他(Others項目。

2009年網站廣告總量統計為新台幣41.07億元,其中:
•  展示型廣告量為新台幣 39.91億元
•  電郵廣告為 0.19億
•  贊助式廣告為 0.81億
•  其他項目為 0.16億元
限於部份配合調查之網站或未能將不同形式廣告於營收中切分佔比,此部份數據收集情況未臻理想,但仍公佈於此,目的在於提供來年廣告量統計比較基準。IAMA將持續努力於提供產業更精準的廣告數據調查。

   根據iResearch艾瑞諮詢推出的《2009-2010年中國網路廣告行業發展報告》統計,以運營商營收總和計算中國網路廣告市場規模,2009年中國網路廣告市場規模突破200億,達206.1億元人民幣,較2008年同比增長21.2。
  根據eMarketer 2009年12月”US Advertising Spending”報告,美國2009年網路廣告營收較2008年下滑4.6,達224億美金規模。

<名詞解釋>
 網站廣告(Display Ads:泛指所有在網站媒體上以曝光CPM計價或點擊CPC計價之各種形式的圖像式網路廣告,包含影音、多媒體廣告。以文字鏈結(Text-link廣告、電郵廣告,或是專區贊助等頻道廣告均包括在內。
 關鍵字廣告(Search Ads:包含付費搜尋行銷廣告(Paid Search及內容相關廣告(Content Match等以點擊(Click次數為計費基礎的廣告形式。
 社群口碑行銷(Social/Buzz Marketing:包含官方部落格經營、部落格行銷、論壇行銷、社群網站行銷及Facebook粉絲頁經營之各種模式。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