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by :::陽光馬戲團:::

「We are talking about a whole new medium of information delivery here!」 By Plurk.com Alvin Woon

文/Derrick Hung 2009年03月29日 16:23

如果說Blog將Web發展翻開新的一頁,Facebook.com可能會是這頁最精采的一章,微網誌(Microblogging)的興起,則讓下一頁的故事有了個起頭。

話起從頭,社交網路(Social Networking),簡單的概念搭配上不同的個人資訊傳遞媒介,創造出多采多姿的網路應用。社群網路是指個體與個體之間因為不同的條件而產生關聯性,例如同學、同事、興趣嗜好相同、價值觀相同,而不同的關聯性可以創造出更大的社交網路。

社交網路,一直以來都是帶動資訊交流媒介發展的重要需求之一,從紙本信件、電話,一路躍進至網際網路時代。而因為網際網路這樣方便強大的通訊工具,開始反向助長使用者對於社交網路連結的需求。

Plurk的最初構想「讓朋友有個地方可以聊天」,成為社交網路聯繫的平台。在原創團隊的概念下,把微網誌「140字」的特色,加入Plurk的操作介面之中,也順利踏上了微網誌風潮最盛行的網站舞台。

微網誌大幅度的成長,證明著講者分享有關個人資訊傳遞媒介的更迭:

(引用自Alvin原始投影片)
私人訊息  <=> 公開訊息
高頻率 <=> 低頻率

個人訊息傳遞,從SMS、E-mail、即時訊息、Blog,一路發展到微網誌的時代,資訊傳遞媒介其他三個象限中都已佔有一席之地,Plurk的目標:提供一個「公開且更新頻繁」的平台,開始在剩下的象限中嶄露頭角。

原創的介面、使用者自定的主題佈景,朋友跟朋友之間推薦使用的發酵,Plurk創辦團隊,朝著原本的目標,加上熱情跟勇氣,創業的最基本要素驅使著Plurk一步一步達成目標,繼續跟著使用者的成長一起成長。微網誌靠著twitter的大幅成長,不論twitter是因為名人的加持還是切中下一個世代訊息交換媒介的需求,微網誌的浪潮的確將全球網路業界往下一個世代推進。

網際網路的下一個世代,在Web 2.0眾多優異的網站實驗及修正之中,慢慢的浮現:即時搜尋(Real-Time Search)。

即時搜尋的技術在關聯式資料庫、第三代程式語言及更優異的硬體配合下,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至今才又被提出,關鍵點在「即時資訊的平台」。講者提到,微網誌提供的是「公開且更新頻繁」的平台,在大量的使用者參與下,成為即時資訊的最佳來源。這除了是微網誌的未來,在現今World Wide Web發展的討論中,被視為網路的未來。

在「即時資訊」及「無限寬廣的社群網路」的特色之下,微網誌可能帶來怎樣的商業應用?
品牌管理(Brand Management),除了網路在口碑行銷優勢之下,傳送跟蒐集即時且龐大的訊息,將成為成為管理品牌重要管道。
封面故事(Cover Event),微網誌可以讓每個事件都即時的回應,而即時搜尋可以彙整出大量的訊息,從中可以發現更多有價值的訊息,提供改善或者跟使用者互動。
產品支援(Product Support),產品使用的回饋、熱門程度的判斷,傳統搜尋引擎需要經過數個月的訊息無法提供最即時的資訊,往往都是數日或數週前的訊息,大量的即時訊息即有可能包含最終消費者對於產品使用的看法、意見。

不論是朝向即時搜尋或者是社群網站的目標,大量的使用者跟即時的訊息來源都是重要關鍵。

要同時實現即時跟大量,則是講者認為微網誌的下一步:行動網路(Mobile)。行動通訊市場在全球各地3G用戶逐漸增加跟原本行動裝置普及的環境之下,成長的速度開始影響網際網路資料來源的分佈。當今熱門網站的資訊來源,如Facebook跟Twitter,特別在北美市場,來自行動裝置的資訊比例越來越高。

而「人手一機」,就是最典型的即時跟大量的象徵。雖然行動網路的影響在2000年之後就曾經被討論過,近年來的除了行動網路基礎建設的提升外,使用者習慣的改變跟幾樣行動裝置的興起(黑莓機、iPhone),行動網路的潛在市場能量才開始慢慢釋放。

微網誌的興起,讓網路界邁向下一頁的動力有個起頭,是使用者需求的驅使或是創業者技術創意的觸發?無論是何者,這兩者透過Plurk創辦團隊的熱情跟勇氣在新的網路世代中延燒。

原始投影片:http://www.slideshare.net/alvinwoon/the-rise-history-and-future-of-microblogging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2009年網頁設計流行趨勢(下)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by :::陽光馬戲團:::

http://www.wowbox.com.tw/blog/article.asp?id=3240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淺談長尾關鍵字理論的誤區

by :::陽光馬戲團:::


作者:Admin 日期:2009-01-07

隨著時間的深入,一般人對網絡營銷的瞭解程度也逐漸增高,最近在一些地方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是「長尾理論」。對於這個概念,早期也曾閱讀過,也曾有一些想法,還請大家一起研究,探討。

在深入討論前,想先與諸位來回顧一下什麼是「長尾理論」。

1、長尾理論

簡單的說,所謂 長尾理論 是指,當商品儲存流通展示的場地和渠道足夠寬廣,商品生產成本急劇下降以至於個人都可以進行生產,並且商品的銷售成本急劇降低時,幾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極低的產品,只要有賣,都會有人買。這些需求和銷量不高的產品所佔據的共同市場份額,可以和主流產品的市場份額 相比,甚至更大。商業和文化的未來不在於傳統需求曲線上那個代表「暢銷商品」(hits)的頭部; 而是那條代表「冷門商品」(misses)經常為人遺忘的長尾。 舉例來說, 一家大型書店通常可擺放10萬本書,但亞馬遜網絡書店的圖書銷售額中,有四分之一來自排名10萬以後的書籍。這些「冷門」書籍的銷售比例正以高速成長,預估未來可佔整體書市的一半。這意味著消費者在面對無限的選擇時,真正想要的東西、和想要取得的渠道都出現了重大的變化,一套嶄新的商業模式也跟著崛起。

如上的內容是我摘錄百度百科的一段定義,但是各位朋友在閱讀這段話會這樣認為,「冷門,生僻的東西就是長尾,長尾是大眾化的,可以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利益」。事實上是這樣的嗎?

2、當前「長尾理論」在Seo中普遍現象

可能有的站長(注意,是可能,也許您是高手,所以可以掠過)片面的將長尾理論用於實際的項目中,他們單純的認為,做的少的關鍵字就是「長尾關鍵字」。比如這樣的話題

那麼這是真的貫徹的是「長尾理論」嗎?

3、長尾理論的限定範圍

所有的猜想(請姑且讓我把長尾理論也理解為猜想)都是有一定框框所限制的,就好比歌德巴赫猜想一樣,也是建立在「每個不小於6的偶數」這個基礎上。

那麼什麼是長尾理論的條條框框呢?

1. Make everything available
2. Help me find it

這兩個的意思是什麼呢?第一句「Make everything available」意為使一切可用。第二句「Help me find it 」意為幫助我找到它。單從字面上理解可能會覺得非常難以理解,下面我用一個亞馬遜這個源頭的例子來說明這兩短話的含義。

4、亞馬遜的實例

1、亞馬遜是出售書籍的商業網站,隨著時間的推移,書籍已經由百年前的「奢侈品」變為現在大街小巷都可見,可買的商品,你可以在新華書店購買,也可以在街邊的三輪車上購買。在這樣的條件下,書籍這個商品就滿足了「一切可用」,既「儲存流通展示的場地和渠道足夠寬廣,生產成本足夠低」這樣的前提。

2、亞馬遜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書籍出售機構,只要你想找,你可以在上面找到你想要找的任何圖書。(可能你會說,為什麼有的中文書籍我找不到呢?呵呵,既然我們參考英文材料,那麼還是以英文書籍為主吧。)這個條件也就滿足了」Help me find it」,既「亞馬遜可以幫助你找到你想要的任何書」。

當滿足這樣兩個條件後,再去套用長尾猜想,也就不足為怪了。

5、「長尾關鍵詞」的那些誤區

閱讀到這裡,我想您和我一樣起碼對長尾也算是入門了,再回頭看看第二段,那些長尾的關鍵字,甚至長尾關鍵字分析程序,那他們的誤區是什麼呢?

a、長尾關鍵字應該是針對少見的,但已經足夠普及的商品而製作,例如「鞭炮」等。
b、你需要做足夠多的長尾關鍵字,才能獲得你想要的足夠的結果。
c、那些足夠普及的商品在世界範圍內的關注度,既「分母」。

核對這三點,我想您就應該明白那些「誤區」是什麼了吧?

好了,廢話囉嗦完了,別在把「別人用的很少的關鍵字」當作長尾關鍵字了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  

宅世代興起—台灣民眾休閒活動宅化(上)

by :::陽光馬戲團:::

 

東方線上 E-ICP生活型態研究

2009/3/20
【字體】放大 | 正常 | 縮小

數年前從日本傳入台灣「御宅族」一詞,日本流傳的「御宅族」定義是對某領域有著非常專精的知識且對此領域具有超出於常人之熱情,這些領域通常多為動畫、漫畫及電腦遊戲;但傳入台灣後,台灣演化成不同於日本初始對御宅族的定義,現在多數的人只要常待在家中,或常上網、常看漫畫、常打電玩就會被稱為「宅」,其核心定義為「常待在家中」。

本文將分成三個系列文章,分別以台灣民眾休閒活動宅化、宅經濟、宅世代生活型態等三個主題探討台灣民眾生活型態之轉變。

台灣民眾休閒活動宅化

過去數年來,東方線上根據E-ICP資料庫,已經可以發現台灣民眾在室內的休閒活動比例增高,如圖1,顯示台灣民眾休閒活動室內化,配合現在的流行語,台灣民眾休閒活動已經「宅化」。

從圖1中可以明顯看出,台灣民眾常作的活動與嗜好中,上網與聽音樂逐年增加、嗜好為打電動比率平穩、最近三個月常去場所為漫畫出租店則是逐年下降,然而網路常作活動中看漫畫或動畫者近兩年來卻明顯增加,顯示台灣民眾租書比率下降,反而以網路觀看漫畫來取代實際租漫畫書,以上這些活動皆屬室內活動,因此台灣民眾休閒活動開始室內化。再者,台灣民眾上網比率與上網時數更是逐年增加,因此可更大膽推論,網路是台灣民眾宅化的主因。

越來越多人可以不要看電視可以不出門,但是不能沒了網路,網路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如

資訊來源:任何想的到的資訊與新聞幾乎都可搜尋到

娛樂來源:音樂、影片

社交活動:MSN聊天通訊工具、EMAIL、網路交友

購物需求:網購的發達,最著名的例子是連衛生紙都可網購並且宅配到家

因此在強大的網路功能下,再輔以快遞宅配、通訊、無線上網等服務的興起,以及筆記型電腦輕巧化、電腦週邊與影音等設備的進步,軟硬體服務兼施,造就了秀才不出門便可處理天下事,因此「宅化」開始興起。

改成圖說

下篇預告:宅世代興起—宅經濟(中)

Filed under having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