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電視再進化 引領2009消費電子新潮流
拓墣產業研究所 提供
國際景氣積弱不振,消費電子產業跟著膽顫心驚,業界對於全球最大規模消費電子展International CES紛紛寄予厚望,期待革命性新產品能為處境艱困的消費電子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張乘維指出,向來身為CES流行指標的薄型電視,今年以3D影像顯示技術的發展最為耀眼,此外電視上網、LED背光源和BD也同樣是品牌大廠力推的主要賣點。另一方面,薄型電視的流行風潮,對於整體消費電子市場,無庸置疑地將產生風行草偃的效應;因此拓墣認為,2009年消費電子產品發展的四大趨勢:「輕薄、無線、觸控、環保」,與薄型電視的演化歷程存有很高的雷同度。而拓墣也預測電視將和手機與NB,將共同扮演撐起2009年消費電子市場半片天空的主力產品,讓忐忑不安的消費電子產業,吞下一顆定心丸。
3D技術 來勢洶洶
綜觀2009年CES,薄型電視仍為國際品牌大廠兵家必爭之地,拓墣分析LG、Panasonic、Samsung、Sharp和Sony等最新產品,發現3D影像顯示技術今年意外爆紅,打造3D家庭劇院的訴求更是喊得震天價響,Intel和Nvidia也看好相關商機,紛紛展示相關周邊產品。張乘維認為,3D技術未來可望從3D遊戲、電影等利基市場應用,朝向手機、電視或數位電子看板等一般應用領域擴展。而3D技術的竄升,將促使電影、遊戲和運動賽事節目等3D Content 產業興起,3D電影與3D TV在2010年後可望大幅度增加。
至於打造3D家庭劇院不可或缺的BD Player,許多電視品牌業者今年也不約而同將其內建到電視之中,BD Live功能則成為BD Player產品主流。而LED背光源的大量採用,則讓薄型電視進一步瘦身,另外網路電視、電視上網、無線傳輸等功能,也預言薄型電視的新未來。還有一些創新技術也同樣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例如Sony推出可應用於隨身聽、NB的可撓式OLED面板,Samsung的觸控式互動看板,以及Panasonics機身僅1/3吋的PDP TV等。
四大趨勢 方興未艾
拓墣綜合分析薄型電視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設計,認為「輕薄、無線、觸控、環保」將成為2009年消費電子設計的四大趨勢。以「輕薄」為例,無論Slim LCD/PDP TV、NB或Netbook,產品厚度都積極朝向低於2公分目標邁進。而在電視上網方興未艾之際,消費者使用GPS、手機、數位相機、PMP等產品行動上網的興趣可說更加濃厚,WiFi、Bluetooth等無線技術蔚為主流。另外,LED背光源、低能耗設計,加上各國紛紛訂定環保產品認證以及廢電器回收制度,則宣示著綠色環保概念正鋪天蓋地席捲消費電子市場。值得一提的是,已經被業界討論許久的觸控功能,也開始在智慧型手機以外的消費電子領域攻城掠地,例如All in One PC與PMP。
三大主流 大有可為
在「輕薄、無線、觸控、環保」四大驅力加持下,拓墣認為手機、電視和NB三大主流產品,在 2009年仍然大有可為。根據美國CEA調查顯示,2009年手機銷售額將佔全球消費電子產品銷售總額的26%,其中又以新興市場如印度成長最為快速。另外,電視銷售額可望佔全球消費電子產品銷售總額的21%,比重以LCD TV最高,而PC銷售額則為全球消費電子產品銷售總額之16%,NB與Netbook表現最佳。
而拓墣所發布的預估數據也顯示,即使在全球景氣低迷下,手機、電視及NB在2009年表現仍值得雀躍,出貨量分別為14.5億、2.13億以及1.50億台,年成長率皆為正向,成為2009年全年度消費電子產業之市場營收主力。其中,拓墣的手機年出貨量預測數據較CEA多出2.4億支,落差數字主要來自於中國的山寨手機出貨量。
行動廣告行銷分享
浩騰媒體 提供
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提供的資料,2008年第三季台灣手機的普及率為 108.8% (總計25,036,000個門號),平均每個人有超過一個以上的行動電話門號。科技發展及手機的高普及率讓手機廣告存在更多的商機, 隨著Yahoo、遠傳等網路業者及手機業者陸續布局手機廣告市場平台,讓更多行銷人期待國內行動廣告的發展: 從傳統純文字廣告到多媒體雙向互動的行動廣告。
這期ONMEDIA, 將分享幾個國外行動電話廣告的行銷案例,透過這些創意十足的行動廣告行銷,讓大家對行動廣告的可能性有進一步的瞭解。
麥當勞的SMS Lounge
客戶:麥當勞德國
代理商: 12snap Germany
活動目標:
透過建立長期對話, 將消費者引導至麥當勞餐廳, 以增加銷售量; 同時透過這個活動機制, 形塑麥當勞創新的品牌形象(innovative brand image)。
活動內容:
大部份人的共同點是什麼? 他們喜歡得到免費的東西。透過「SMS Lounge」計劃,麥當勞邀請顧客用手機省錢。只要發送一則簡訊到特定的麥當勞分店, 便可以得到這項服務; 接下來每二個星期, 這些顧客便可以收到由麥當勞直接發送到其手機的優惠券(如買一送一),這些優惠券上的二維條碼經由餐廳掃描, 便可以直接使用。
活動結果:
這個活動自2007年7月推出以來,有超過10,000位消費者使用該項服務,回應率高達29%。(撰稿日期: 2008年9月6日) Source: http://mmaglobal.com//
Wine Enthusiast的平面互動廣告
客戶:Wine enthusiast 於1979年由葡萄酒愛好者共同創立組成, 當初只是郵購公司, 目前的營業方式擴張到批發, 零售, 直銷, 及網購等。
活動目標:
Wine Enthusiast 冀求藉由Snap Tell公司的Snap Send.Get圖像辨識平台, 讓消費者利用行動電話與平面廣告互動, 藉此與消費者建立長期的品牌關係, 同時刺激消費者的購買。
活動內容:
讀者只要用手機將該公司刊登於華爾街日報上的Wine Enthusiast的廣告照相起來並回傳, 便可透過手機得到優惠券。消費者只要在Wine Enthusiast消費滿100美元或以上, 便可使用該優惠券得到15%的折扣。
這個活動的走期原本計劃是從2007年12月8日至12月31日,然而因為成效還不錯, 因此活動一直沿續到2008年1月底。
此廣告活動有幾個實質的利益, 但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可以測量不同城市, 不同區域版面的平面廣告效益。Source: http://mmaglobal.com//
Jaguar XF上市前的行動廣告活動
客戶:Jaguar 汽車(美國)
目標客層:35-54歲男性,家庭收入15萬美元以上
活動時間:2008年11月14日-2008年12月31日
活動目標:
1. 利用手機廣告活動, 結合Jaguar XF在洛杉磯車展初次亮相, 以建構Jaguar XF的品牌知名度
2. 引導目標消費族群至Jaguar XF的手機網站, 讓消費者體驗Jaguar XF突破性的外型及獨特的功能,同時取得潛在顧客的基本資料
活動策略:
充份利用Yahoo!Mobile觸及廣且可做精準行銷的手機橫幅廣告(banner)
利用相片或影片等多媒體元素, 建構XF手機平台,同時透過潛在客戶留下連絡資料, 或索取宣傳手冊, 及詢問經銷商地點等方式, 讓該款車未上市先轟動, 引起消費者興趣
活動方法:
首頁路障式廣告(Front page roadblocks)於11月14日推出,而其他廣告活動陸續於11月19日展開活動瞄準那些對豪華車或跑車有興趣的消費者
活動成效:
廣告活動成效,包括影片被觀賞11,468次; 取得2,447個潛在客戶名單; 有969位詢問經銷商地址。Source: http://mmaglobal.com//
Blackberry Pearl行動廣告抽獎活動
活動地區:德國
活動時間:2008/8/14-2008/8/31
客戶:Research in Motion (RIM)
活動目標:
傳統Blackberry的目標消費群是商務人士,這次RIM公司為擴大消費市場, 將Blackberry Pearl客層鎖定為年輕、引領潮流的消費者。
活動內容:
RIM公司針對20-39歲的男性及女性, 設計了BlackBerry Pearl手機活動的首頁, 內容詳細介紹了該款手機的規格, 同時讓所有參與者及其朋友都有機會參加抽獎活動(viral raffle)。
RIM針對男女性別, 設計了不同的手機廣告, 放置於「Vodafone Live!」手機網站, 透過這個橫幅廣告, 引導消費者到BlackBerry Pearl手機活動首頁, 消費者就可參與抽獎活動(只要回覆自己及朋友的資本資料, 兩人都有資格參加抽獎; RIM同時會以MMS通知其朋友這個抽獎消息), 有機會獲得BlackBerry Pearl 手機或以優惠價在Vadafone線上商店購買BlackBerry Pearl手機。
除了手機廣告, 還有其他跨媒體的促銷活動, 包括寄出e-mail newsletter(同樣針對不同性別, 有2種版本)及廣播促銷活動, 兩者一樣都提供消費者機會參與抽獎活動。
整個行銷活動的結束, 以寄出安慰性的MMS給所有參加抽獎, 但沒有贏得以優惠價購買BlackBerry Pearl手機的人。
活動結果:
根據事後評估, 每4個點選廣告的人, 就有1人參與抽獎活動, 這波行動廣告活動讓RIM成功的接觸新的消費族群。
廣告點擊17,000次;網頁瀏覽人次超過38,000人; 抽獎活動參加者4,500人。
結論
根據一些廣告業者的說法, 行動廣告可以建構品牌形象, 也可以刺激消費者採取行動(drive action), 但一般認為行動廣告因為螢幕太小, 可能較難讓消費者參與(engage)在廣告中, 因此行動廣告應該在刺激消費者採取行動的功能上較強, 因為消費者可以很輕易就點選SMS廣告, 或用電話回覆廣告。
另外, 國外有些廠商通常都會將行動電話納入媒體組合中,如美國Adidas的Basketball Is a Brotherhood 廣告活動,就利用平面, 戶外, 及電視廣告, 邀請消費者傳送文字簡訊進來, 同時接聽NBA球員的電話, 如此, 即使電視廣告活動已下檔, 但廠商及消費者間仍可繼續透過行動電話對話 (Advertising Age, Jan 26, 2009), 充份利用行動電話可以互動的特質。
反觀台灣的行動廣告市場, 目前仍以簡訊廣告為主流, 行動banner廣告及行動網站的設立並不盛行, 主要因為大多數人仍使用行動電話打電話或傳簡訊,但上網用電腦; 然而我們仍可以採用發送MMS簡訊的方式取代行動banner廣告, 執行上述類似的行動廣告活動。
在台灣, 就有香水廠商利用行動電話雙向互動簡訊(2 way SMS),吸引顧客至專櫃。廠商傳送SMS給目標消費對象,回覆簡訊者就可獲得SMS折價券,用戶可到專櫃免費兌換贈品,活動回覆率為10% (下圖)。
本文章由「浩騰媒體」授權刊登,如果您對媒體有任何問題,或是對於【浩騰媒體】有任何建議,都歡迎您來函不吝批評指教;我們將由媒體專業人員針對您的問題,提出詳盡的回答。來函請寄:sophia.hsu@omd.com
我要你不要的! 以物易物網正夯
不景氣的時代中,民眾為搶救瘦荷包,使得以物易物網站紛紛竄起。由於以物易物訴求不用花錢便能各取所需,在現今不景氣的市況中非常盛行。從去年下半年延燒到今年,每月瀏覽總量高達300萬人次,平均每周都湧入超過10萬人上網交換物品。
目前專攻「以物易物」的網站,包括Kijiji奇集集、LeLeKoKo易物趣、欲換團等網站,許多網友都利用這些網站換交換需要的物品。
經營LeLeKoKo易物趣的威傑米艾科技公司總監吳新發認為,以往民眾想要處理掉家中用不到的雜物,通常會在自己的部落格相簿中,設立一個交換專區,讓想要交換物品的網友,來此區找尋想要交換的目標。
然而,由於整理、分類不便,網友的交換專區無疾而終,因此專攻「以物易物」的網站陸續建立,民眾為了搶救瘦荷包,也使得「換物」風潮愈來愈夯。
以LeLeKoKo易物趣網站來看,今年以來交換物件已增加2成以上,達7500多件,此外,LeLeKoKo易物趣更與電信業者台灣大哥大合作,台灣大的用戶可連結上LeLeKoKo易物趣換物,用手機將物品照片直接上傳,並提供網誌功能,用戶可分享換物心得。
日本超級品牌的多角化策略
工商時報/經營知識/D4版 丁瑞華
類似像三菱、山葉這種大型集團下的品牌多角化經營,各品類產品共享共建同一品牌的模式,是彼此烘托創造綜效,還是反過來成為削減品牌勢力的元兇?
家族品牌是品牌策略之一,家族品牌是當產品差異性高,較難使用企業品牌時,將單一的主品牌用於多種產品與服務上。《尖子品牌》共同作者之一的Barry Silverstein,近日內在brandchannel.com發表一篇文章《More Than a Name—Japanese Super-brand diversit y》,文中對於日本超級品牌如何使用家族品牌進行多角化有詳細說明,值得品牌從業人員參考,文章精華節錄如下:
日本超級品牌長期以來追求在單一品牌下多角化事業。在進行多角化過程中,最有趣的問題就是:品牌形象如何從一個產品類延伸到另一產品類?消費者在使用過其中一品類後,是否影響對另一產品類別的認知?
協力制度下產生的多角化策略
在說明以上問題前,必須先了解日本超級品牌的演變過程。
在二次大戰後,日本大力投資具全球經濟實力的商社。有人認為日本超級品牌的成長是來自日本的協力制度。實質上,協力制度是企業家族的附屬,跟銀行聯結在一起,互相控制及提供保護。公司財務受到保護,正如日本公司保護員工。協力制度的崇高概念,並不是最有效率與獲利最佳的事業經營模式。協力制度形成的強大企業集團,一樣也會受經濟衰退的影響。甚至,根據Knowledge@Wharton出版的《企業統治下的日本自創品牌》一書所說,協力制度還是造成1980年日本的泡沫經濟的始作俑者。
不管如何,協力制度是大型企業集團的基礎,使其進行多角化策略。協力制度可能是垂直的,如本田與豐田;也可能是水平的,如三菱與Fuyo(集團內有Canon、Hitachi、Nissan、及Yamaha等)。
三菱事實上是協力制度最早做到的最佳典範。三菱創立於1870年,是一家造船公司。今日,這家大型全球企業集團旗下有上百家公司,有些公司並未冠上三菱名稱。根據三菱的說法,旗下公司獨立營運,但是在共同利益下合作。這些公司為了建立三菱公司的共同點,實施相同的企業標誌,表現在三個連結的紅色鑽石形狀上。
三菱電機與三菱汽車兩家公司,是日本超級品牌的例子。三菱電機在Fortune雜誌的「全世界500大公司」的排名200。三菱汽車則有超過30,000名員工,50家子公司,產品銷售全球160個國家。三菱汽車專門製造汽車,三菱電機則是高度多角化,產品有電梯、冷氣機、放影機、半導體與電視機。從品牌策略,兩家公司都使用企業名稱及三個鑽石的標誌在汽車與電視機。
雖然兩種消費者對於三菱品牌產品可能有不同的經驗。例如,一位消費者購買三菱汽車有很好的使用經驗,另一位消費者則對三菱電視機印象很差。第一位消費者的正面形象,會考慮購買三菱品牌的電視機;而第二位負面的形象的消費者決定購買汽車時,則對三菱汽車存疑。
品牌印象的移轉
決定購買動機
情感上,每一位消費者可能會移轉品牌的正面與負面經驗,從一個產品到另一產品。這種品牌的感覺會超越產品類別,值得特別留意。因為一位消費者在某一品牌的產品類有負面經驗時,會拒絕購買該品牌的另一產品類別。
至於使用相同品牌,於完全不同而且高度專業化的產品類別時,會發生什麼事?
以山葉(Yamaha)為例,這家日本超級品牌,一方面聞名於樂器,另外在機車產業也不差。兩家公司雖然擁有不同的產品線,但是都使用山葉的名字與標誌。如果音樂家演奏山葉樂器也騎山葉機車,是相同顧客在特殊產品類別接觸相同的品牌。消費者的正面認知思考過程是:我買了山葉的鍵盤很棒,我想它的機車也一定很棒。
三菱與山葉的例子,讓我們注意到消費者與品牌的任何互動,會讓消費者變成影響者—品牌擁護者或品牌貶低者。快樂的消費者(擁護者)可能熱心推薦該品牌給朋友,不快樂的消費者(貶低者)會向所有朋友責備品牌。
品牌多角化的重要利益:
品牌認知的延伸
儘管有不好的產品經驗,品牌多角化有其他重要利益:品牌認知能延伸消費者對相關產品類的其他產品的接受能力。例如,滿意的本田汽車的消費者可能會尋求購買本田的其他產品,如本田機車、吹雪機、割草機與水上摩托車。
日本超級品牌被認為是偉大品牌,是由於產品品質所建立的品牌認知。這種模式在其他的亞洲地區也有類似的例子,如韓國的三星及L G。大部分日本超級品牌的獲利是來自多角化。多角化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而日本品牌的產品被認為是最好的選擇。
以上所介紹的日本超級品牌的多角化,即是David A. Aaker與Eri ch Joachimsthaler在《品牌領導》(Brand Leadership)一書中,所說的家族品牌策略。家族品牌指的是當產品差異性高,較難使用企業品牌時,將單一的主品牌用於多種產品與服務上。
家族品牌擁有以下的優點:家族品牌可以將一共同聯想聯結到不同獨特產品上,可以降低相關新產品之成本,增加消費者接受度,可以加強明確性與綜效,各產品類別均採取統一的品牌名稱,要比運用數十種個別品牌,更容易記憶。
當品牌在某一產品市場所創造的聯想性與能見度時,家族品牌能將綜效發揮到極致,因為品牌在每一市場下的每一次曝光,都有助於能見度的提升,強化品牌的知名度。
家族品牌可發揮槓桿效益,尤其主品牌可在更多市場背景下,發揮更大的作用。然而家族品牌策略也有美中不足之處,即使用不同的品牌識別的家族品牌,如耐吉、三菱(Mitsubishi)等品牌,都已延伸至許多其他產品上,公司把目標放在特定群體上的能力也會受限;而且當主品牌發生問題時,會影響到整體的銷售與利潤。本文作者也指出在某些情況下,多角化會產生品牌的稀釋效果,成為不好的策略。